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therow鞋

therow鞋

N E W

S u mmer T i me

G I RL FASH I ON

前段時間看到鐘小姐Alexa Chung為《HommeGirls》Issue.3拍攝的封面,視覺企劃是以“上班時間”為拍攝主題,就像壹位奔走在紐約街頭的Power Lady。

而更為引人註目的是《HommeGirls》的雜誌標語——“獻給那些為熱愛男性風格和裝扮的女性”,這本獨立女性雜誌是由美籍泰裔設計師Thakoon Panichgul在去年6月份創辦的。

我心中當時有了這期的選題想法,人與衣服最為理想的狀態是能更好地突出穿者的個人魅力。

像去年入圍LVMH大獎的法國設計師Ludovic de Saint Sernin說過壹句話: “穿衣無關性別,重要的是取悅自己” ,再贊同不過。

其實,Homme Girl本意並不單指喜歡穿男性服裝的女性,而是在壹種態度裏我們堅持著對自我著裝的要求,妳可以在性感、酷颯、甜美、知性之間隨喜歡切換。面對生活,有我選擇的服裝為我自信加持。

Girls who like boys

Martin Margiela和Hermès

「永恒的衣櫃」

“穿Margiela設計的Hermès,我不需要搭配高跟鞋。”

最近剛看了紀錄片《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不得不說Margiela時代裏的Hermès是高雅的,這位解構主義大師在1997年4月成為Hermès的創意總監,也把 “女裝男性化” 帶入了Hermès。

當先鋒碰上保守,當反 時尚 遇到愛馬仕,結構與極簡融進了精湛技藝的馬術傳統裏,奢侈的 時尚 變得自信隨和,優雅之極。

1998年在任職期間的第壹場秀裏,邀請的基本都是非專業模特,張曼玉也被特邀參與走秀,因為想要展示的是不同年齡、身份之間卻與之相同的柔軟獨立氣質。

以及極具顛覆性的想法:拒絕 時尚 作為快速變化和可被拋棄的商品。

Margiela的設計延續了品牌采用最優質面料的傳統,註重結構剪裁的極簡疏離,將設計重心放在對材質的造型和表面處理上,以及對衣領、袖口、口袋等的大膽處理。

挺拔的廓形外套、高領毛衣、闊腿褲等,至今也依舊領引著現代 時尚 審美主義。

他所面對的女性是壹個擁有自由、幽默感、不依靠自己的性吸引力來存在的女性,是壹個智慧女性的肖像,時裝對於那時候的工作女性來說應該是自在的。

只談論色調,把顏色從Hermès的語言中抽離出來,設計絲毫沒有嚴肅氣質,反倒是平和的。

“我是故意讓它們看起來顯得乏味的。起初只有極少數女性顧客接受,後來就越來越多了。隨著年齡增長, 無論男女都會逐漸明白自己適合穿什麽,哪些衣服讓自己心情愉快。 歲數到了自然就明白了,也希望壹直持續下去。”

Margiela用他壹貫低調的時裝理解方式融匯了Hermès的核心本質,塑造出了有想法、擁有優雅、經典穿衣風格的女性。

也影響了Raf Simons、Marc Jacobs、Alexander Mcqueen等設計師。

Less is more

Lemaire

「無關年齡、性別、膚色」

Lemaire在極簡主義和timeless風格的時裝裏,能排進我心中前五。

Christophe Lemaire和Sarah-Linh Tran兩人不愧被行業設計師們稱為“私服高手”,奢貴中帶著平實,不會有距離感。

2020年秋冬系列整場秀我看下來就像是壹場以時裝為元素的行為藝術,人來人往的“眾生相”裏每壹位都像是懷揣心事,自帶情節和敘事,妳好像能看到餐廳、辦公室、美術館、火車站、去趕地鐵的路上,或是在在街頭等待與朋友會面……,像與妳我擦身而過的過路人,各有各的性格。

服裝亦情緒的美學氛圍裏,極簡主義的輕描淡寫下是對廓形和細節設計的考究追量,以及留有余寸的克制和自由。

Christophe Lemaire曾說過壹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It is when you forget about the way you dress that poetry happens.”(當妳開始放下刻意打扮這件事,才是收獲詩意的開始。)

我喜歡著裝中帶著點男孩子氣的自如和英氣,穿Lemaire的女性並不用力過猛,低調中有彈性,在越來越了解自己、不斷尋求新的事物中,確立了自己率性浪漫的風格。

嗯,穿壹套才美,想擁有壹個自己的“Lemaire衣櫥”。

The Row

「強大力量的浪漫」

曾看到過黎堅惠女士這樣形容概括中性風: “Androgyny(中性)是種進步、豁達、幹凈和Decency的象征,是壹種幼細的精致。”

我當時腦海中的風格畫像就是The Row 。

The Row是我心裏最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品牌,也是極簡哲學和成熟優雅的絕佳代表,給人“看起來很貴”。

是由Ashley和Mary-Kate Olsen姐妹倆在2006年成立的,在最初知道是 Olsen姐妹創辦的時候,我還能想起初中時看過她們的電影《紐約時刻》。

The Row品牌理念是我喜歡的: “從壹開始,我們對The Row 的定位就在於完美,質量壹流且易穿,融現代和經典於壹體,將讓所有女性展示最好的壹面。”

從男裝結構和剪裁中汲取靈感,設計線條簡約但不單調,松弛隨性裏的極致和純粹都是旨在給人長久的優雅舒適。

極其不顯山露水地融合了“高街 時尚 ”的穿法,借鑒意義有多高已經不言而明,風格像是壹塊能給人提供很多靈感的寫意大畫布,大刀闊斧而又極其細膩。

我覺得單用高級感也已經形容乏味了,***情地分享著混合氣質裏冷峻克制的驚艷,以及淡雅溫和的力量感,每壹步都帶著氣勢和態度,微妙而靜默。

Power Lady

Bottega Veneta

「柔軟和硬朗的對立法則」

“妳再靠近壹點,就會發現她既是天使,同時也是戰士” ,用來形容BV的風格契合不過,外表弱不禁風,但是不會輕易讓步。

BV的氣質像是壹位時髦精致女性,浪漫氣質中帶著砥礪,很Sex and the City。

“他是將妳在Bedroom(臥室)裏最熟悉的衣服,改造成了可以直穿去Boardroom(辦公室)的造型。”

拎上越大越時髦的編織包袋,有攻媚冷艷的狠勁兒,又有著當下日常的隨意休閑。

配飾在每壹季流行元素中都被放大,品牌沒有logo也能被壹眼識出,標誌性的Intrecciato(皮革編織)、The(Shoulder )Pouch雲朵包、The Arco手袋、軟墊高跟鞋、粗鏈條……

創意總監Daniel Lee曾說過心中的BV形象:“很多人覺得我的設計非常酷非常硬朗,但這並沒有表達出我真實的想法,在我心裏, Bottega Veneta代表的是意大利文化,傳遞的是壹種溫暖,又親切的感覺。

修長流線型的清冷時裝造型裏懷揣壹只軟綿綿的雲朵包,女戰士也能是溫柔從容的。

想起來BV曾經的名言叫做:

“When your own initials are enough.”

(當妳自己名字縮寫就已經足夠時)

畢竟它真的紅。

Proenza Schouler

「女強人的率性摩登」

Power Lady裏我另壹個推薦品牌是: 每壹身都是實穿時髦示範 的Proenza Schouler,是 時尚 圈裏以“酷”聞名的品牌。

品牌名字取自設計師Jack McCollough和Lazaro Hernandez各自母親的婚前姓氏,非科班出身的兩人更強調對女性自信和性感的藝術性展現。

我從喜歡到愛上Proenza Schouler是從2020年春夏系列Campaign開始的,從時裝作品延伸至平面look的品牌Campaign,更能讓人感覺到摩登女性的精致力量。

整個collection融合了簡潔幹練的工業風以及都市摩登的率性感,而束腰的設計又為原本硬朗的風格增加了柔和輕盈。

腰帶太酷颯,像是劍走偏鋒別具壹格,少了它整套設計都缺點什麽。

模特手上還會附拎壹雙舒適的平底鞋,下班後離開辦公室可以隨即換上,設計貼心。

配飾方面也很值得壹窺,粗曠誇張的金屬耳飾以及緞面設計的鞋履,是有放有收的美式情調活力。

每壹季都延續了品牌壹貫的簡約率性,這位“女強人”同時具備剛和柔的特質,這種令人滿意的平衡,使得衣服更具耐穿性。

從90年代就延續的“Daddy Style”、“Tomboy”,到壹直高喊的“Gentlewoman”、再到現在流行的“Homme Girls”,穿衣打扮是為了愉悅自己,不在乎男性化的屬性標榜,而是壹種我想穿什麽拿起來就能找到自己的心屬風格定位。

與妳我之間,女性本質應該是瀟灑,也得是好看有腔調的。

妳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