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是什麽樣子的?
基本介紹\x0d\YUANMINGYUANPARK或者THEOLDSUMMERPALACE\x0d\·位置與規模\x0d\\x0d\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澱區東部。是壹座舉世文明的皇家園林.原為清代壹座大型皇家禦苑,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x0d\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壹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壹個頤和園。\x0d\\x0d\·名稱由來\x0d\\x0d\“圓明園”這個園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禦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為什麽叫“圓明園”?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x0d\\x0d\·園林建築特色\x0d\\x0d\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幹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余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壹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壹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裏之外的“水城風光”。\x0d\\x0d\當時的皇宮建築是由大量的木材建造,容易引起火災,加上夏天天氣熱,皇宮的城墻高,沒法通風,整個皇宮就似火爐,根本無法住人。而皇宮20裏外有塊空地,康熙就想在那裏建壹座能享樂的園林。\x0d\\x0d\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壹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吊。\x0d\\x0d\·藝術特色\x0d\\x0d\圓明園是壹座珍寶館,裏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壹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王”。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壹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x0d\\x0d\·圓明園“選美”\x0d\\x0d\清朝皇帝按照滿清的祖制,為了保證旗人的血統純正,漢人的女子是不能進宮的。皇帝們有什麽變通的辦法呢?那就是建壹個名為皇家園林的地方。\x0d\\x0d\關於滿清皇帝是怎麽從全國各地搜羅美女,然後集於圓明園。史料中有這麽壹段記載:?清宮挑選秀女,滿蒙各族女孩兒,年在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壹概報名聽選。?鹹豐帝道:“壹班都是旗女,也不見什麽好處。”總管道:“萬歲爺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只叫壹道聖旨,令各省選女入侍,就使西子太真,亦可立致。”?不到半年,南中已獻入漢女數十名,供值圓明園,分居亭館,內中最得寵幸的,計有四人,鹹豐帝賜她們芳名,叫作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x0d\\x0d\歷史發展\x0d\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余畝,壹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臺,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壹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壹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圓明園還是壹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以下是圓明園的歷史發展及相關的歷史事件情況:\x0d\\x0d\·康熙時期\x0d\\x0d\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壹裏許的壹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_,並親題園額“圓明園”。\x0d\\x0d\·雍正時期\x0d\\x0d\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_)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占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余畝擴大到三千余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遊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x0d\\x0d\·乾隆時期\x0d\\x0d\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x0d\\x0d\·鹹豐時期\x0d\\x0d\鹹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余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x0d\\x0d\·同治時期以後\x0d\\x0d\同治年間(1862~1874年),同治帝準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壹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壹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壹步破壞。\x0d\\x0d\·中華人民***和國時期\x0d\\x0d\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現被辟為圓明園遺址公園。\x0d\\x0d\建造情況\x0d\·歷史背景\x0d\\x0d\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17世紀中葉,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壹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遊牧生活,冬季那裏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幹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裏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宮廷暴亂,砌了高高的宮墻。皇宮裏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墻,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墻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竟延續了二百多年。\x0d\\x0d\·地形特征及歷代建築對興建圓明園的影響\x0d\\x0d\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北海澱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註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勞動人民在這裏生活,辛勤勞動,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裏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裏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壹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壹塊塊占去。到了明萬歷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裏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壹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墻外)。嗣後米萬鐘又在清華園東墻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澱壹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臺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壹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大規模地興建園林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