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ing the void》:真實而殘酷的雪山和人性
大自然面前,人永遠的脆弱的。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宗教往往也不會起到慰藉,喬在面臨絕境瀕死之際自己對自己說:我不信任宗教,人死後就會消失無蹤,可能正是這樣的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渺小。多次在冰雪絕境中出現巍峨的高山,靜謐的花草以及變幻莫測的天氣和風雪的鏡頭,對比喬的悲慘遭遇,身臨其境的設想,面對死亡的絕境,踏實的大地,花草是何等的可愛,生命又是何等的脆弱。
還有人性的殘酷與真實,特別是在極端條件下更能反映出人性得可貴,在喬腿骨骨折可能會無法下山,simon沒有過多的言語,違反“我下山找救援”的慣例決定將隊友帶下山,這本身已是最大的人性,而最後在喬落入雪檐,是simon堅持了1個半小時後因為屁股下的雪融化自己也無法堅持的情況下,無奈用隨身攜帶的軍刀隔斷了登山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苛責simon,因為他已經做得夠多了。甚至我們在他割斷繩子之後之後感到的愧疚。這也是壹種人性的體現,這也是西蒙在此種情況下避免倆人同歸於盡將損失減到最小的無奈之舉。設身處地的講,如果換做是我,可能沒有simon做的好。
有兩個細節讓我感觸頗深:當喬克服萬難終於從山上爬下來後面臨著下壹個更嚴峻的挑戰,拖著壹條斷腿爬到營地,而喬做出的選擇是:設定目標,石頭,20分鐘就必須到達。
第二個是當喬摔倒冰窟,既無法求來援助也無法爬上冰窟,他的選擇是:下到冰縫底部。可以理解為壹種所謂向死而生的魄力和勇氣:是坐以待斃,還是賭壹把。如果冰縫底下沒有出路,那無疑離死亡更近了,但是還好,我們的男主角很幸運。
偽紀錄片的形式讓本片有很強的代入感,但是聽到男主角的旁白音之後妳能得到明確的信息:兩個男主角都幸存下來,這也無疑降低了此片的懸念。眾多的相似性讓我想起另外壹部講述登山災難的電影:North Face。
《北壁》也是講述兩個德國partners去登山,因為壹個微小的失誤導致命喪山峰得故事,這個影片就很好的把握了觀眾至少是我的情感懸念,壹直在為二人的最終命運擔憂。當然北壁更主要講述二人登山與所謂上層階級的歌舞升平進行了殘酷的對比。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同樣由於旁白的存在也讓主角的命運早早沒了懸念,但是影片在呈現人性和雪山的真實方面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的表現。當然影片沒有對事實進行道德評價也是難能可貴的。
7.5份推薦觀看,之後妳會更加珍惜腳踏實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