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體系
品質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
以下是其專業知識介紹,希望能夠幫到妳!
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8標準定義為“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
目錄
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符合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惟壹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系統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全面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預防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動態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的特點
實施選擇認證公司
撰寫質量手冊
建立支持性文件
實施妳的質量管理體系
預審核服務
獲得認證
後續審核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教育培訓、統壹認識
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
現狀調查和分析
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
質量體系的試運行
質量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程序1.質量體系認證的申請
2.現場審核前的準備
3.現場審核
4.認證批準
5.認證範圍和認證標準的變更
維護——持續改進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分類及作用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相關法律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符合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惟壹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系統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全面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預防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動態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的特點
實施 選擇認證公司
撰寫質量手冊
建立支持性文件
實施妳的質量管理體系
預審核服務
獲得認證
後續審核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 教育培訓、統壹認識
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
現狀調查和分析
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
質量體系的試運行
質量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程序 1.質量體系認證的申請
2.現場審核前的準備
3.現場審核
4.認證批準
5.認證範圍和認證標準的變更
維護——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分類及作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相關法律展開編輯本段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建立的、為保證產品質量或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活動。它根據企業特點選用若幹體系要素加以組合,加強從設計研制、生產、檢驗、銷售、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並予制度化、標準化,成為企業內部質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動程序。 質量管理體系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質量管理體系最新版本的標準是ISO9001:2008,是企業普遍采用的質量管理體系。但要說明的是,ISO 9001並不是唯壹的質量管理體系,除ISO9001之外,還有TS 16949汽車配件質量管理體系和 ISO 13485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 ISO9001:2008標準是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TC176制定的質量管理系列標準之壹。
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
八項原則主要是指ISO9001:2008所涉及的 質量管理體系圖標
(1)以顧客為關註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符合性
欲有效開展質量管理,必須設計、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對依據ISO9001國際標準設計、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決策負責,對建立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提供適宜的資源負責;管理者代表和質量職能部門對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建立和運行負直接責任。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惟壹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建立,應結合組織的質量目標、產品類別、過程特點和實踐經驗。因此,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有不同的特點。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系統性
質量管理體系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組合體,包括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①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機構和明確的職責、權限及其協調的關系;②程序——規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業指導書,是過程運行和進行活動的依據;③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是通過其所需請過程的有效運行來實現的;④資源——必需、充分且適宜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料件、能源、技術和方法。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全面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應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滿足組織內部質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滿足組織與顧客的合同要求,還能滿足第二方認定、第三方認證和註冊的要求。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預防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能采用適當的預防措施,有壹定的防止重要質量問題發生的能力。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動態性
最高管理者定期批準進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定期進行管理評審,以改進質量管理體系;還要支持質量職能部門(含車間)采用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改進過程,從而完善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所需求過程及其活動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應最佳化 ,組織應綜合考慮利益、成本和風險,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使其最佳化。
質量管理體系的特點
(壹)它代表現代企業或政府機構思考如何真正發揮質量的作用和如何最優地作出質量決策的壹種觀點; (二)它是深入細致的質量文件的基礎; (三)質量體系是使公司內更為廣泛的質量活動能夠得以切實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方法
管理的基礎; (四)質量體系是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整個公司主要質量活動按重要性順序進行改善的基礎。 任何組織都需要管理。當管理與質量有關時,則為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它可以有效進行質量改進。ISO 9000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管理體系。
編輯本段實施
采購標準 妳在準備實施前,需要壹本標準。妳需要讀懂,讀通。 參考相關文獻和軟件 有許多有關質量出版物,軟件工具幫助妳理解,實施並註冊質量管理體系。 組建隊伍制訂策略 妳通過與最高管理層制訂策略,組織策劃全面實施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的職責在於高級管理層,所以在開始實施體系時需要高級經理參與。 考慮培訓 無論是質量經理還是高級經理負責實施體系,都需要提高ISO 9001:2000總體意識。小組活動,研討會和培訓課可以起到幫助作用。 選擇顧問 妳可以得到保持中立的顧問建議如何更好地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實施QMS並保證妳少走彎路。
選擇認證公司
認證公司是第三方機構,如BSI,DNV, TUV ,CQC等。可以前往並有效地審核貴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如果符合標準,這些機構將頒發證書。由於種種市場原因,選擇認證公司可能是壹個復雜的過程。考慮的因素包括:工廠經驗,地理範圍,價格和服務水準。關鍵是找到最適合妳需要的認證機構。
撰寫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是高級別文件,它要列出妳對質量管理的要點。是什麽,為什麽和怎麽做在業務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支持性文件
建立程序文件以支持質量手冊。清晰簡練,列出為完成壹項工作的要點,是誰做,做什麽和怎麽做。
實施妳的質量管理體系
實施的關鍵是溝通和培訓。在實施階段,所有執行程序的人都要收集記錄以證明:規定的做到了,做到的符合規定。
預審核服務
預審核服務通常是在體系實施後6周進行。目的是找出哪些區域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沒能達到標準。這將使妳在初審之前考慮改進的方向。
獲得認證
妳與妳的認證機構安排初審。在此階段認證機構將審核妳的質量管理體系,並建議是否發證。
後續審核
壹旦妳獲得認證並拿到證書,妳就可以對外宣傳(但需遵守使用原則)妳的企業已成功獲得認證。為保證認證資格妳需要繼續實施所有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定期對標準執行情況要進行檢查(監督審核)。認證有效期3年,三年後需要再次評價(復評),復評合格更換認證證書。
編輯本段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壹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幹具體步驟。
編輯本段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壹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教育培訓、統壹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於教育,終於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壹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壹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展和本單位的經驗教訓,說明建立、完善質量體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過ISO9000族標準的總體介紹,提高按國家(國際)標準建立質量體系的認識; 3.通過質量體系要素講解(重點應講解“管理職責”等總體要素),明確決策層領導在質量體系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主導作用。 第二層次為管理層,重點是管理、技術和生產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與建立質量體系有關的工作人員。此層次的人員是建設、完善質量體系的骨幹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使他們全面接受ISO9000族標準有關內容的培訓,在方法上可采取講解與研討結合。第三層次為執行層,即與產品質量形成全過程有關的作業人員。對這壹層次人員主要培訓與本崗位質量活動有關的內容,包括在質量活動中應承擔的任務,完成任務應賦予的權限,以及造成質量過失應承擔的責任等。
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盡管質量體系建設涉及到壹個組織的所有部門和全體職工,但對多數單位來說,成立壹個精幹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據壹些單位的做法,這個班子也可分三個層次。 第壹層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廠長、總經理等)為組長,質量主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質量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或委員會)。其主要任務包括: 1.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 2.制訂質量方針和目標; 3.按職能部門進行質量職能的分解。 第二層次,成立由各職能部門領導(或代表)參加的工作班子。這個工作班子壹般由質量部門和計劃部門的領導***同牽頭,其主要任務是按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具體組織實施。 第三層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組。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質量體系要素的責任單位,例如,“設計控制”壹般應由設計部門負責,“采購”要素由物資采購部門負責。組織和責任落實後,按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工作計劃,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應註意: 1.目標要明確。要完成什麽任務,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要達到什麽目的? 2.要控制進程。建立質量體系的主要階段要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表、主要負責人和參與人員、以及他們的職責分工及相互協作關系。 3.要突出重點。重點主要是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及關鍵的少數。這少數可能是某個或某幾個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壹些活動。
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體現了壹個組織對質量的追求,對顧客的承諾,是職工質量行為的準則和質量工作的方向。制定質量方針的要求是: 1.與總方針相協調; 2.應包含質量目標; 3.結合組織的特點; 4.確保各級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持執行。
現狀調查和分析
現狀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地選擇體系要素,內容包括: 1.體系情況分析。即分析本組織的質量體系情況,以便根據所處的質量體系情況選擇質量體系要素的要求。 2.產品特點分析。即分析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使用對象、產品安全特性等,以確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組織結構分析。組織的管理機構設置是否適應質量體系的需要。應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並確立各機構間隸屬關系、聯系方法。 4.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能否適應質量體系的有關要求。 5.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組成、結構及水平狀況的分析。 6.管理基礎工作情況分析。即標準化、計量、質量責任制、質量教育和質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對以上內容可采取與標準中規定的質量體系要素要求進行對比性分析。
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
因為在壹個組織中除質量管理外,還有其他各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由於歷史沿革多數並不是按質量形成客觀規律來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的,所以在完成落實質量體系要素並展開成對應的質量活動以後,必須將活動中相應的工作職責和權限分配到各職能部門。壹方面是客觀展開的質量活動,壹方面是人為的現有的職能部門,兩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壹般地講,壹個質量職能部門可以負責或參與多個質量活動,但不要讓壹項質量活動由多個職能部門來負責。目前中國企業現有職能部門對質量管理活動所承擔的職責、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夠理想總的來說應該加強。在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必須涉及相應的硬件、軟件和人員配備,根據需要應進行適當的調配和充實。
編輯本段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內容和要求,從質量體系的建設角度講,應強調幾個問題: 1.體系文件壹般應在第壹階段工作完成後才正式制訂,必要時也可交叉進行。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編制體系文件就容易產生系統性、整體性不強,以及脫離實際等弊病; 2.除質量手冊需統壹組織制訂外,其它體系文件應按分工由歸口職能部門分別制訂,先提出草案,再組織審核,這樣做有利於今後文件的執行; 3.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應結合本單位的質量職能分配進行。按所選擇的質量體系要求,逐個展開為各項質量活動(包括直接質量活動和間接質量活動),將質量職能分配落實到各職能部門。質量活動項目和分配可采用矩陣圖的形式表述,質量職能矩陣圖也可作為附件附於質量手冊之後; 4.為了使所編制的質量體系文件做到協調、統壹,在編制前應制訂“質量體系文件明細表”,將現行的質量手冊(如果已編制)、企業標準、規章制度、管理辦法以及記錄表式收集在壹起,與質量體系要素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新編、增編或修訂質量體系文件項目; 5.為了提高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效率,減少返工,在文件編制過程中要加強文件的層次間、文件與文件間的協調。盡管如此,壹套質量好的質量體系文件也要經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復; 6.編制質量體系文件的關鍵是講求實效,不走形式。既要從總體上和原則上滿足 ISO9000族標準,又要在方法上和具體做法上符合本單位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