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洛核反應堆的事實真相
關於“奧克洛核反應堆”有不少關於史前文明的說法,這些都是有缺陷的推論,真相是: 1972年,法國從非洲加蓬***和國進口壹些鈾礦石,準備用於核工業。這些鈾礦石產於奧克洛地區,但是,經過同位素分析後發現,U235的平均濃度竟然只有0.62%,比U235的正常濃度0.72%低得多。為了研究這壹特殊現象,科學家們到分布為帶狀的奧克洛鈾礦區的各點取樣,然後做同位素分析,又發現了濃度低於0.3%的貧化鈾(U235濃度小於其天然濃度0.72%的鈾)。通過認真的科學研究後發現,在20億年前,由於地質的變遷,有水滲入到奧克洛鈾礦區,從而引發了奧克洛鈾礦中的鈾進行了天然的自持鏈式核裂變反應,從而使奧克洛鈾礦區U235的濃度值嚴重低於正常值。這是人們發現的壹例天然(並非人造)核反應堆,被稱之為奧克洛現象。
奧克洛核反應堆
通常人們以為,在地球上,只有人類建造的“核反應堆”。可是,在非洲西海岸的加蓬***和國奧克洛鈾礦,法國工程師鮑齊奎斯發現了奇異的情況。他在1972年6月,對這裏的礦石作出了分析,結果令科學界大吃壹驚。經過對鈾礦中壹種鈾的同位素鈾235進行常規分析,結果顯得異乎尋常:天然鈾235的含量,比他過去測量所得的數值低。這個數據表明,幾十億年前,這裏的鈾235可能已燃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