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維哪裏人
王方維,農業化學家。長期從事土壤農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油母頁巖的農業利用和細綠萍作為北方單季稻水田綠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培養土壤農化科技人才和開發新肥源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文名:王方維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浙江省嘉興市
出生日期:1920年5月8日
職業:農業化學家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主要成就:獲遼寧省1978年科技大會獎
代表作品:王方維.《內蒙古呼納盟之土壤與土地利用》
人物履歷
1920年5月8日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
1945年畢業於重慶復旦大學農學院農藝系。
1945-1952年任上海復旦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助教、講師。
1952-1997年任沈陽農學院(後改名為沈陽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1979-1985年任沈陽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主任。
1983-1987年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理事會土壤農化委員會委員等。
個人生平
王方維,浙江省嘉興市人,1920年5月8日生。少年時,在杭州完成小學學業。1935年考入浙江省溪口武嶺農校,後轉入湖南省長沙市修業高等農中,從此培養了學農誌趣。抗日戰爭初期,曾遭受失學失業之苦,但求學上進之心未減。1941年夏考入重慶復旦大學農藝系學習。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壹面努力學習,壹面勤工助學,兼任重慶北碚勉仁中學生物教員和蠶場工人夜校文化教員。四年大學生活,也養成了他的儉樸作風。因學業優秀,深受導師青睞。1945年夏畢業後留校任教,從此開始了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抗日戰爭勝利後,復旦大學回遷上海,王方維任農學院農藝系助教、講師,先後為主講教師助課並獨立講授肥料學和土壤學。在指導學生進行肥料學實習時,他總是親自挑糞水示範,使實習學生深受教益。
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到1952年,除教學活動外,王方維憑借深厚的農業生物學功底,廣泛參加各種科技活動,兼任上海中建農場技術顧問和商務印書館編審,並成為中國土壤學會、中華科普協會、中國農學會和米丘林學會會員。1952年秋,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他與復旦大學農學院師生壹道北上沈陽,先後任沈陽農學院土壤農化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並成為恢復學位制後第壹批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講肥料學、農業化學、作物營養與施肥、作物營養與施肥專題等專業課和研究生學位課。他備課極其認真,每講必備新的講稿;引用文獻資料翔實,且重在結合農業生產實踐;講解十分嚴謹,從不嘩眾取寵。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理論,還從他的言行中學到了為人之道。除教學工作之外,王方維先後擔任農業化學教研室主任和土壤農化系主任。
主要論著
1宋達泉,文振旺,王方維.《內蒙古呼納盟之土壤與土地利用》.土壤專報.1951(25)
2陳恩鳳,文振旺,王方維.《黑龍江省龍江縣之土壤與土地利用》.土壤專報.1951(25)
3孫羲,王方維.《農業化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4王方維,林誌剛等.《撫順頁巖肥料研究Ⅰ》.頁巖肥料資源及其成分性質.見:遼寧農業科學論文選集.第1輯.1963
5王方維,祁明楣,紀寶華等.《硼鎂磷肥中過磷酸鈣與硼泥合理配料的研究》.沈陽農學院學報.1979(2),等等。
所獲榮譽
在科研方面,王方維始終認為高校教師必須通過科研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並以農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作為科研的主攻目標。從50年代到80年代,他參加土壤調查、油母頁巖的農業利用研究,硼鎂肥農業利用,細綠萍作為北方水田綠肥的應用研究等科研項目,始終貫徹了上述主導思想。早在50年代,參加工作不久的王方維隨陳恩鳳、宋達泉等老專家北上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參與荒地土壤調查,寫出了“黑龍江省龍江縣土壤與土地利用”和“內蒙古呼納盟土壤與土地利用”等調查研究報告,為當時國家開墾荒地,建立大型國營機械化農(牧)場提供了科學依據。60年代初,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後,化肥供應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糧食產量。開發新的肥源成了當時農業科技界的主要任務之壹。王方維帶領系裏師生利用生產實習對遼寧省沿海進行海肥資源調查,為沿海農業區找到了大量可利用的海肥資源。他又根據李石寨農民在1958年利用撫順市矸子山廢棄的油母頁巖做肥料獲得增產的經驗,提出油母頁巖農業利用、開發有效肥源的主張,很快獲得批準。由王方維主持開展了油母頁巖肥源調查;養分和有毒成分分析;室內模擬和田間肥效試驗,很快得到了油母頁巖的肥料利用參數。遼寧省農牧廳基於這壹研究成果,僅1960年,就在沈陽、撫順、遼陽、營口、丹東等市、縣,推廣應用油母頁巖肥料3萬噸。油母頁巖農業利用第壹人王方維及其課題組功不可沒,這壹成果獲遼寧省1978年科技大會獎。
70年代初,陜西西安市發生了震驚國內的環境汙染事件。西安_河化工廠將生產硼砂的廢渣壹—硼泥,未經任何處理就埋入地下,引起_河流域淺層地下水硼汙染,危及當地人、畜健康和農作物產量,引起國務院有關部門註意,並通報各省要防止類似事件發生。鑒於遼寧省開原市化工廠也有用同樣工藝生產硼砂及其制品,大量廢棄物——硼泥無法處理。當時,正在受極左思潮影響的鐵嶺農學院下鄉蹲點的王方維,奉命接受硼泥農業利用可行性研究。課題組在條件十分簡陋的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試驗,探明硼礦粉燒結後溶浸殘渣—壹硼泥系強堿性物料,含有壹定數量的水溶性硼和鎂。通過配合試驗,將含遊離酸高的過磷酸鈣按壹定比例摻入硼泥,既可中和其堿性,又可成為具有壹定肥效的硼鎂磷肥。遼寧省耕地有相當面積的酸性棕壤,80%的土壤缺硼,含鎂離子量偏低,施用硼泥正好補其不足。於是,將危害環境的工業廢棄物——硼泥找到了合理利用的出路。這壹成果獲遼寧省1978年科技大會獎。在我國尚未實行科技成果鑒定和評獎制度的當時,這種獎勵是省級科技成果最高級別,王方維在我國自然災害期間和“文化大革命”期間獲此兩項殊榮,實屬不易。這在當時遼寧省內也是不多見的。
進入80年代,北方單季稻區很少施用有機肥料,稻田土壤肥力衰變,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慮。王方維註意到我國南方稻農素有在稻田裏放養紅萍(又稱“滿江紅”或綠萍)肥田的習慣,並有效地解決了上述矛盾。然而,紅萍繁育和固氮要求的起始溫度較高,只能在長江以南的地區放養,而在緯度較高的遼寧省無此可能。當時我國剛從西德引進細綠萍(AzollafiliculoidesLamk)已在北方有關地區試放繁育,初步看出有壹定可能性。經王方維及其課題組引種,並在越冬保種、春季擴繁、夏初放養和秋季倒萍等關鍵技術上做了卓有成效的試驗,獲得了成功,在丹東、營口稻區試放,證明細綠萍確實可成為北方單季稻區的有效有機肥源。與此同時,課題組又用15N、32P示蹤研究了細綠萍氮、磷養分在水田土壤中的礦化和殘留特征,其代表性論文“磷肥施用對春繁細綠萍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在1985年福州舉行的“紅萍利用國際學術會議”上獲得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好評。王方維及其課題組將綠萍的農業利用在我國整整向北推進了10個緯度。這項成果獲遼寧省1989年科技進步三等獎。王方維壹貫要求進步,1948年在上海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52年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79年加入中國***產黨。由於他高尚的敬業精神和所作出的成績,於1959、1964、1977年三次被評為沈陽市先進工作者,1982年被評為優秀***產黨員,1985年獲農牧漁業部“執教四十年榮譽證書”,1991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