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屑洗發水別亂用,這3種成分要謹慎!
頭皮和臉皮壹樣,會不斷地脫落和再生,如果脫落的團塊大到肉眼可見,這就是頭皮屑,簡稱頭屑。
雪花般的頭屑不僅影響形象,還造成頭皮瘙癢、發炎,影響人們身心 健康 。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
頭屑產生的原因
①馬拉色菌增殖
頭皮屑實質是皮膚表層細胞過早脫落。正常的表皮代謝周期大約是28天。
假如馬拉色菌(壹種真菌)在頭皮上大量繁殖,不僅會將皮脂中的甘油三酯轉變為不飽和脂肪酸,滲透進入角質層引起頭皮瘙癢等炎癥反應,還會導致頭皮細胞代謝速度加快,代謝周期被縮短至7-21天。導致表層的細胞還沒有完全代謝,底層的細胞又蜂擁而至,最終導致大面積的表層以鱗屑的形式脫落,也就是肉眼可見的頭屑。
②皮脂分泌增加
皮脂在頭皮上會形成皮脂膜,起到保護作用,但是皮脂過多會為馬拉色菌提供營養,所以幾天不洗頭就會頭皮瘙癢,皮屑增加。
③頭皮屏障受損
當頭皮屏障受損時,馬拉色菌及其代謝產物容易滲透進入角質層,進壹步引發頭屑和瘙癢。所以有頭屑的人要避免用力抓撓頭皮、和別人***用梳子等不良習慣。
由於產生頭屑的重要原因是馬拉色菌和皮脂,因此在選擇去屑洗發水時,壹要看抑菌的功效成分,二要看去脂的表面活性劑成分。
抑菌去屑成分要慎選
①吡啶硫酮鋅
吡啶硫酮鋅(ZPT)最常見的抑菌去屑成分,它能抑止真菌生長,且不易被皮膚吸收,堪稱物美價廉。但是,ZPT對水裏面的很多種生物是有毒的,2021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法規,將ZPT列為化妝品的禁用成分。
②吡羅克酮乙醇胺鹽
吡羅克酮乙醇胺鹽比吡啶硫酮鋅更環保,它的價格相對較高,目前僅用於中高端產品以及免洗產品,有些祛痘產品也會使用這個成分作為殺菌劑。氯咪巴唑、水楊酸、硫磺、煤焦油、二硫化硒等成分也常見到,但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③酮康唑
藥房常見的去屑洗劑是酮康唑,可以有效預防脂溢性皮炎和頭屑復發,但會出現輕度皮膚瘙癢、刺激和幹燥等情況。它在化妝品中屬於禁用成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建議壹個星期使用不超過2次。
去屑要這樣做
控制水溫和時間。 水的溫度和人體體溫差不多,不能過高,否則容易導致頭皮過度脫脂,反而產生更多頭屑。適當延長洗發水在頭皮的停留時間,讓去屑劑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洗完後盡量不要讓護發素接觸頭皮(除非是去屑護發素),原因同樣是延長去屑劑在頭皮的停留時間,避免去屑的功效成分被護發素沖掉。
輕度重度區別對待。 對於輕度的頭屑,按照上面的標準正確選擇洗發水,再加上正確的使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將頭屑的數量壓制在理想的水平。萬壹頭屑十分嚴重,用盡各種辦法都毫無緩解的跡象,此時就要去醫院皮膚科就診,讓醫生診斷是否為頭部濕疹、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細菌感染等問題。
使用染燙產品需註意。 如果換了洗發水或者燙發染發後突然出現頭屑問題,原因可能就是洗發水或者染燙產品中的某種成分刺激頭皮,引發頭屑。此時要及時糾正誘發因素,減少對頭皮的刺激,或選用其他洗發水。
除了去屑還要控油
如果頭屑伴隨有頭發明顯出油的現象,說明皮脂過多,此時應適當去脂。但是皮脂太少又會導致頭皮保濕力度下降。由此可見,在使用洗發產品時不能壹味追求“清爽控油”,皮脂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洗發水中常用的去脂表面活性劑是硫酸鹽,特別是月桂醇硫酸酯鈉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前者具有較大刺激性,容易引發皮膚炎癥,有頭屑困擾的消費者不宜接觸這個成分。後者的清潔力和發泡力與月桂醇硫酸酯鈉類似,但是刺激性低很多。
網傳去屑偏方不可信
網上有不少號稱可以去頭屑的偏方,例如用啤酒或者白醋洗頭,結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這些偏方既不能抑菌,也不能控油,所以指望它們去頭屑是根本不可行的;相反,其含有的酒精、乙酸等成分還可能刺激頭皮,對去屑有害無益。
最後, 不要長期使用去屑洗發水。 因為正常的菌群在皮膚表面形成微生態環境,長期使用具有殺菌作用去屑洗發水會擾亂菌群的平衡,從而導致出現頭皮問題。
除了外用洗護產品,內調也十分重要,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對菌群的抵抗力,從源頭控制頭屑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