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應菅義偉事情
找死!日本實彈挑釁中國軍機又倒打壹耙
12月10日上午,中國空軍飛機經宮古海峽空域赴西太平洋進行例行性遠海訓練。
日本軍機卻對例行遠海訓練的中國軍機進行幹擾和挑釁。中國國防部新聞局指出:日本自衛隊出動1批2架F-15戰鬥機對中方飛機實施近距離幹擾並發射幹擾彈,危害中方飛機和人員安全。
這已是日本自衛隊今年第二次空中近距離幹擾事件。每次日本軍機都會投放紅外幹擾彈逃逸,每次日本都會惡人先告狀。
中國軍機10日經宮古海峽空域赴西太平洋進行例行性遠海訓練時,遭日本自衛隊戰機近距離幹擾並發射幹擾彈。繼日本防衛省11日矢口否認“使用幹擾彈的事實”之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2日倒打壹耙,指責中國“單方面公布明顯與事實不符的消息”。針對日方否認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強調,中國國防部對此事已有表態,敦促日方從維護地區穩定和中日關系大局出發,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生海空安全問題。***同社評論說,中方沒有撤回有關日本軍機幹擾中國軍機的發言,兩國關系有可能再度趨於緊張。
10日緊急起飛的空自F-15J,掛載99式空空導彈(AAM-4,紅箭頭)和04式空空導彈(AAM-5,黃箭頭)各兩枚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菅義偉12日重復防衛省的說法後稱,“(中方)單方面公布明顯與事實不符的消息極其令人遺憾。這有損日中關系,已提出嚴正抗議”。據日本外務省透露,日方12日通過電話向中國大使館方面提出抗議。
12日下午,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在北海道千歲市的航空自衛隊基地再次重復類似說辭。***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12日著手分析中國國防部公布此事的意圖。有防衛省官員稱,這是在東海周邊與日本對峙的中國“故意中傷”。
日本還打算搶占輿論“高地”。據***同社報道,鑒於事態發展至與中國爭論事實情況的地步,日本政府打算向國內外認真說明無意煽動緊張氣氛的立場。預計還將積極要求中方避免挑釁性言行。
對於自衛隊今後的警戒監視活動,菅義偉12日稱,將壹邊關註中國軍方活動趨向擴大和活躍的動向,繼續保證警戒監視活動完善進行,同時對侵犯領空的行為采取嚴正措施。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10日在披露日本自衛隊戰機對中方軍機實施近距離幹擾並發射幹擾彈時指出,近年來日本艦機進行了多次幹擾活動,“這極易導致誤解誤判,引發海空摩擦甚至沖突”。
專家:日本F15被中國戰機咬尾 被迫發射幹擾彈
空軍專家傅前哨10日對記者表示,這明顯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我經國際航道進行正常訓練時候對我實施近距離幹擾,對我編隊造成造成幹擾。在這種情況,我方飛行員采取機動,並占據有利陣位。“發射幹擾彈說明日本F15處於被動狀態,被我戰機咬尾,被迫發射幹擾彈逃逸。”傅前哨介紹,幹擾彈是用於保護自己的,壹般幹擾彈有兩種,壹種是紅外幹擾彈,用來誘騙敵方紅外制導武器脫離真目標;壹種是箔條幹擾彈,用於幹擾雷達制導。
據中國軍事愛好者剛剛在日本沖繩那霸基地觀察到,日本空中自衛隊第9航空團在上午9點分兩批次緊急出動***4架F-15J戰鬥機,與昨天壹樣依然攜帶兩個副油箱和四枚導彈實彈,估計中國軍隊今天上午繼續有戰機巡航東海。這也是今年中日戰機第二次發生空中近距離幹擾事件。今年6月17日,中國軍隊兩架蘇—30戰鬥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例行性巡航。日兩架F—15戰機高速逼近挑釁,甚至開啟火控雷達對我照射。我軍機果斷應對,采取戰術機動等措施,日機投放紅外幹擾彈後逃逸。事發後日本方面大肆渲染稱,“中國軍機開始配合海上的動作”,采取“極具挑釁性的行為”。基於這個原因,日本戰機才采取自我防禦裝置,發射幹擾的熱焰彈。
傅前哨10日對記者表示,開啟火控雷達的行徑更惡劣,挑釁更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我急做出反應,機動,壓制日本戰機,迫使其發射幹擾彈。“這也說明中國飛行員在對峙中掌握主動權。首先是無論是蘇30還是殲11的飛機性能都要高於F15;另外中國飛行員技術水平也要高於日本飛行員,才能在近距離的膠著中占據優勢。”
楊宇軍說,日本軍機的行為是危險的、不專業的,破壞了國際法賦予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提出嚴正交涉。
近年來日本艦機的多次幹擾活動極易導致誤解誤判,引發海空摩擦甚至沖突。我們敦促日方從維護地區穩定和中日關系大局出發,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生海空安全問題。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方面對軍機穿越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壹直是公開透明的。就在上個月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在回應媒體關於解放軍空軍軍機飛越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遠海訓練的提問時,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訓練是中國軍隊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今後還將繼續組織此類訓練。因此,日本方面當然知道中國軍機將開展例行性的訓練,不排除日方壹直在蹲守監視相關海域的空域情況,伺機對中方正常訓練的艦機幹擾破壞,這種明知故犯的行為加深了日方的惡意。
可以看出,日方軍機故意挑釁,對中方正常巡邏軍機進行幹擾威脅動作,有必要予以堅決回擊。奉勸日方某些人,別自討沒趣,冒險“玩火”!
(來源:國際在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