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行為學是什麽
消費者行為學的含義 消費者行為學(Consumer Behavior)研究消費者在獲取、使用、消費何處置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所發生的心裏活動特征和行為規律的科學。從營銷學的角度,這門學科是為了提供對消費者行為的理解,因為 營銷學是壹門試圖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學科。 對消費者行為的定義有不同的立論觀點,決策過程論把消費者行為定義為消費者購買、消費和處置的決策過程。體驗論 認為消費者行為是消費者的體驗過程,往往是壹種感性的行為消費者是在體驗中購買、在體驗中消費、在體驗中處置。刺激反應論認為消費者行為是消費者對刺激的反應, 從消費者與刺激的關系中去研究消費者行為。 平衡協調論認為消費者行為是消費者與營銷者之間的交換互動行為,是雙方均衡的結果。 消費者行為學的原則 1.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消費者行為學雖然是壹門源於對實踐的觀察和測量基礎上的學科,但是它仍然需要在營銷活動中加以檢驗,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企業的營銷策劃。 2. 發展的原則 壹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唯壹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所以消費者的心理及行為也不例外。這就要求在研究的過程中也要堅持發展性的原則,不斷地把這門科學向前推進,以便更符合消費者的變化。 3. 全面性原則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如需求、動機、態度等,這些因素既是相互聯系,也是相互制約的。所以,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必須堅持全面性的原則。除了要了解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原則,還應該了解壹定的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方法,熟悉這些,對於更好的了解顧客以及采用更好的策略是非常有益的。 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 觀察法。這種方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消費者的外在行為探究其心理活動的方法。如到購物場所實地觀察顧客的購買行為。這個方法的特點是簡單易行,成本低,有壹定程度的可信度。 2. 實驗法。這個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應用最廣且成效也最大的壹種方法,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是指在專門的實驗室內,借助儀器、設備等進行心理測試和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因借助儀器會得到比較科學的結果,但是存在無法測定比較復雜的個性心理活動的缺點。自然實驗法是指在企業通過適當地控制和創造某些條件,刺激和誘導消費者的心理,或者是利用壹定的實驗對象對某個心理問題進行試驗,最終記錄下消費者的各種心理表現。這種方法具有主動性、系統性的特點,因此,被廣泛使用。 3. 問卷法。又稱填表法,即調查機構或部門將他們希望了解的內容列在紙上,然後發給消費者,讓他們填寫。這種方法因為可以同時調查多個人,又簡單,收效顯著,所以也被廣泛應用。 4. 交談法。這種方法是指調查的雙方通過交談的方式完成要調查的內容。壹個調查者可以和多個被調查者同時交談,簡單易操作,效果也很好。值得各行各業使用。 5. 模型法。消費者行為學之所以在今天新興的學科裏占據重要的壹席,就是因為它是建立在壹系列有影響力的模型分析的基礎上的,而不是主觀的猜測基礎上。 很多企業會綜合使用以上的方法,這樣可以更科學、更準確的判斷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方法必將不斷完善。 消費者行為學的基本問題 1. 消費者的特征辨析(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