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壹小學生跳樓墜亡,家長怒懟老師:妳憑什麽數落他,咋回事?
根據江蘇海門教育局的通報,孩子是下午17:35被發現墜樓的,悲劇發生後又出現了壹些引起爭議的事情,讓家長無法接受。
對於這個事件中校方的處理是否妥當,我們有待官方調查。就事件本身,我有以下看法:
校方有責任負責孩子的安全。
任何壹個家庭,都是滿懷希望地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有責任確保孩子的安全。不論是什麽原因讓孩子墜樓致死,校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無法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實,情緒激動,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換位思考壹下,誰能原諒學校?
如果校方在這次事件中確實有做的不妥的地方,應當大大方方承認過失,爭取家長的諒解,而不是藏著掖著逃避問題。這樣不但會讓其他學生家長寒心,更會讓輿論將事件推向失控的方向。希望警方能夠迅速拿出結果,給家長壹個公正的解決方案。
孩子的心理過於敏感激進。
作為壹個六年級孩子的爸爸,我自己也感覺到這兒子不好'伺候"。因為這個年紀的少年,心理上正處叛逆期,他們的內心非常敏感,壹方面驕傲勇敢,另壹方又害怕批評。這個年紀的男孩壹定要註意心理引導。
以我親身經歷來說,當我們對兒子的學習或生活習慣有過多批評時,就會激怒他。這時的孩子完全沒有小大人的樣子,就像壹個不懂事的三歲小孩子。他甚至會有壹些摔東西罵人等過激行為。所以,對於十二三歲的孩子的教育並不容易,他們是很容易情緒失控做出自殘行為的。
家長對老師的批評要保持理智。
據未證實的消息說,題中的孩子是因為作業未完成受到老師責罵,所以才跳樓而死。如果事實如此,真的僅僅是批評幾句,沒有過激的侮辱言辭,那老師的行為並不算過份。雖然孩子跳樓,但不能就此說不允許老師批評孩子。
按照我們現行的教育方式,孩子作業完不成的情況真的太常見。我兒子經常是星期天基本上都伏案做作業,沒空帶他去玩。作業的壓力讓孩子們變得暴躁沖動,甚至厭學叛逆,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方式壹定要註意藝術性,既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挫傷學生自尊。
作為家長,孩子沒了確實非常悲痛,但如果老師僅僅批評壹下孩子的作業情況,我覺得這是人家的職業要求,也是對學生學業負責的態度。
家長關註孩子,是家長們的職責所在。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身心健康,都要認真關註。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但是極具叛逆心理,所以,多與孩子們溝通變得非常重要。平時少罵點,換壹種方式好好愛自己的孩子!
大人工作不容易,孩子學習也不簡單。又是壹次跳樓事件,又是壹條鮮活的人命啊!對於家長,如果只有這麽壹個小孩,那是真的悲痛絕望。這次事件,如果真的是因為作業而引發的悲劇,真的是不應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