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那麽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二十年後會不會井噴?
對中國人來說,每年十月諾貝爾獎的頒發季總是特別的尷尬,我們總是盼著有中國科學家也能摘到諾獎這壹科學皇冠上的明珠。畢竟,在經濟上中國都已經快趕上美國了。大國崛起與偉大復興,就差諾獎的井噴來背書了。但是遺憾的是,今年的諾獎又壹次沒有中國科學家獲獎。
而我們的鄰邦,那個我們用"小"和“失去的二十年”形容的日本,卻已經在諾獎舞臺上能夠同美國、英國、德國等歐美列強爭鋒。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據統計,2000年到今年,美國在本土受教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25人;而日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則為19人。新世紀以來日本獲獎人數堪稱“井噴”。
日本的諾獎目標: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1995年,日本推出了《科學技術基本法》,提出“科學技術創造立國”的基本國策。2001年,日本在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明確提出在二十壹世紀前50年裏要獲得30個諾貝爾獎。
日本的50年30個諾獎的目標,在當時看來很多人當成笑話,但誰能想到2019年,19年裏日本已經拿到了19個諾獎。看起來日本的目標反而還低估了自己的實力。日本之所以能夠在諾獎上出現井噴現象,是因為日本對科技研發的重視。
日本戰後經濟起飛:諾獎產生的基礎,諾貝爾獎的獲得要求壹國經濟、技術在所在領域處在世界領先地位。日本諾獎得主的井噴與日本經濟的發展階段密不可分。
但近年來明顯中國很多領域的研究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反映最前沿自然科學研究進展的國際兩大頂級刊物上《Nature》《Science》發文排名指數上,中國的研究機構和大學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了。假以時日,中國的諾獎獲得者也將會如日本壹樣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