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為什麽取名為“三味書屋”?
古人有兩種說法:
1、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壹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
2、“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
“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壹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味書屋”原題“三余書屋”,取《三國誌》裴松之註,引董遇言:“為學當以之余,冬者發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意示人們應把握時間,努力學習。?
書屋易主壽氏後,書屋主人兼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又引蘇軾“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詩句,將“余”字改為“味”字。?
擴展資料:
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次子壽洙鄰曾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魚剁的醬)。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後來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所言:“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認為“三味”可能出自於此。
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壹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像壽鏡吾這樣壹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壹文),怎麽會用“肴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
同時,壽鏡吾之孫壽宇先生認為:“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他在所著文章中講道:“我不止壹次地從我祖父壽鏡吾的口中,聽到解釋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向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
當時我國正處在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高潮時期。國***合作的國民革命軍順利北伐,沖擊著北洋軍閥的統治。另壹方面,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加緊迫害革命力量,鬥爭很尖銳。魯迅先生始終堅定地站在愛國青年學生壹邊,站在鬥爭的最前列,寫下了《紀念劉和珍君》等壹系列文章,與反動勢力進行了毫不妥協的戰鬥。因而被誣陷,被通緝。
為了安全起見,魯迅先生於1926年9月初到達廈門,經林語堂推薦,在廈門大學國文系任教。在廈大僅壹百三十多天的日子裏,魯迅壹方面為革命風暴在南方的興起而歡欣鼓舞,可是,另壹方面,魯迅不久就發現,廈門也骨子裏和北京沒有什麽兩樣,“沈沈如死”。廈大校長兼國學院院長林文慶,是個頑固守舊分子,他使廈大彌散著尊孔復古的空氣,令人窒息。
林文慶與跟蹤魯迅而來的“現代評論派”分子串通起來,以種種卑劣手段排擠魯迅。魯迅此時又陷入渴望戰鬥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與苦悶之中,於是,對於往事的回憶便開始在他心中醞釀了,“朝花”,即清晨帶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鮮花,指魯迅青少年時的事;“夕拾”,是說直到中年以後才在回憶中把它們寫出來,借以慰藉“夕時”“離奇和蕪雜”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樣,筆法靈活,抒情之中見諷刺,敘述之中顯深意,嚴肅的內蘊常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出之,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