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共享單車火爆背後的原因和啟示

共享單車火爆背後的原因和啟示

不得不承認,這幾天世界似乎都被改變了。大街小巷充斥著小黃車和摩拜單車,茶余飯後的話題全都離不開***享單車,多多少少,這個世界再壹次被改變了。

在以前交通不方便時,人們出行的選擇著實不多。坐公交車到目的地附近,或者騎自行車直接過去,基本都是壹種交通工具用到底。後來大城市地鐵路線逐漸豐富,相比於公交車,地鐵不受堵車影響,出行時間更加固定,因此滿足了很多人的出行需求。但是地鐵的站點分布較稀疏,出了地鐵站往往還有走壹段距離才能到達。以我現在上班的地方為例,我在永定路上班,那個地方正好在1號線五棵松和玉泉路地鐵站之間。如果妳乘坐地鐵上班,那麽出了地鐵以後還要走上2公裏,走得慢的人需要走上30分鐘的時間。於是我單位裏的很多同事就開始在地鐵附近“存”自行車,每天上班時坐地鐵到單位附近,然後騎自行車到單位,下班時再騎自行車到地鐵,存在地鐵旁,然後坐地鐵回家。可這樣就產生了兩個問題。壹是單位離地鐵、家離地鐵的距離可能都會比較遠,同時存兩輛自行車的成本較高,而且車還可能被偷。。。而如果去的目的地不是單位、學校這樣固定的地方,怎麽解決步行走後壹公裏的問題呢?***享單車正是填補了這塊需求的空地,並且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享精神,需要騎就騎,不用了就放在路邊,等待有需要的人來使用,實現了資源的自我流動。

仔細壹想,這種互聯網交互方式其實並不陌生,凱文凱利就在十多年前的《失控》壹書裏提到過“ 傳真機效應”。壹臺傳真機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必需和其它傳真機聯系起來才能發生效益,而且傳真機的數量越多,通過傳真機能夠聯系到的傳真機越多,那麽傳真機本身的價值就越大,這種效應也叫作收益遞增效應。“傳真機效應”是互聯網經濟的壹個基石。

在以前沒有地鐵時,我們去壹個遠壹點兒的地方,要不自己開車,要不坐出租車,要不坐公交車,後來幹脆自己騎自行車過去,就是壹種交通工具就用到底了。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地鐵系統逐漸完善,在壹些中心地帶這種公交系統已經完善得不能更完善了,所以步行最後壹公裏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沒錯, 這個需求逐漸升級出來的 ,以前交通不方便,我們去壹個地方,坐公交車下來再走個壹公裏,不是很正常的嘛。沒有人,沒有人意識到這個需求很重要。

但是現在隨著技術的發達,生活的便利,我們越來越懶了。購物用快遞,吃飯叫外賣,買二手物品叫快遞, 人力的成本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上升 。

我認識壹個朋友,他住在上地,每天開車到西四環的單位上班,但是單位附近沒有停車位,他必需停到壹個離單位有點距離的地方。結果他買了壹個折疊自行車放在汽車後備箱裏,每天開車到單位附近停好車,然後拿出折疊自行車騎到單位,下班了以後再騎自行車到汽車旁,把自行車收起來放回後備箱,然後上車走人。

我們以前去壹個地方,可能就是坐公交車,然後有了地鐵後就變成了公交+地鐵,現在有了***享單車了,就是公交+地鐵+自行車。這就是發展, 這就是服務升級。

雖然***享單車背後的需求是隨著時間逐步升級的,但它顯然也不是最近才有的需求,為什麽突然會爆發式地增長呢?

首先肯定不是技術的原因。***享單車采用的技術,只有兩種,GPS智能鎖和機械鎖。GPS智能鎖這個技術已近成熟很多年了,而機械鎖嗎,我們能說他有技術麽?

***享單車爆發式增長現象背後的原因有兩個,第壹是技術應用的條件成熟了 。隨著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今年第壹季度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7.6億,幾乎在中國大部分有能力通過互聯網消費的人都連上了網。也就是說,真正成熟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應用的條件。 第二是***享單車的使用門檻低。 在***享單車之前,政府曾經推廣過有樁的***享單車。這種***享單車停放在地鐵、超市附近等人流匯聚的地方,老百姓要使用,必需攜帶著相關證件去指定地點在指定的時間段內進行登記、辦理,然後才有資格使用。相比於ofo、摩拜 ,這種單車的使用門檻真的太高了好嗎。 人們對於需要花費壹定時間才能使用的上的便利往往有畏難情緒,即使從長期來看肯定是賺取時間的。 這壹點,妳看看etc就知道了。辦理壹個etc卡,每次過加油站時能省下多少時間啊!可為什麽那麽多人不辦呢,因為它不能像手機裝壹個app註冊壹個賬號就能使用那麽簡單。

辦理etc大多數情況下要經過三個流程:

(這裏指的主要是與信用卡綁定的etc卡,也是最常用的)

a)去銀行卡辦理etc申請服務(拿個號,排個隊,兩個小時過去了。。。);

b)拿著銀行快遞的etc卡後去銀行辦理與信用卡的綁定服務(同上。。。);

c)去etc公司安裝etc。

這壹步壹步都是攔路虎啊,人啊,往往都喜歡先占便宜再付出,反過來就要難很多呀!

***享單車是壹種互聯網經濟嗎?這個有爭議,但是我想沒有爭議的是***享單車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壹種特質,就是資源的流動和分配會越來越快。以前壹個單車只有壹個人用,而現在壹個單車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搭配使用。那麽人的時間呢,人可不可以也像自行車壹樣把自己的時間分段地向不同的人出售呢?自行車原來只是壹個純機械的設備,現在和芯片裝在壹起後在每壹個人的手機上都能顯示出來,那麽其他的設備呢?那麽除了位置信息以外,可以顯示其他的設備信息呢?物聯網到底離我們有多遠,或者其實已近很近了?

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而這個時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