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意思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讀音是“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原意是指凡事有開始,但很少有(或鮮有)結果,有始無終的意思。後借此語以諷諭持誌不終的人 ,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靡:無,不,沒有;和“不”構成雙重否定。初:開始。鮮:少。克:能。出自《詩經·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是是召穆公斥責昏庸無道的周厲王的壹段話。?
直譯意思為:“上帝驕縱又放蕩,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養眾百姓,政令無信盡撒謊。萬事開頭講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