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的制作方法
用來做手工香皂 的原料是植物油、水、氫氧化鈉等。其基本步驟如下:
1、用水將燒堿溶解開,將水和燒堿放在容器中,壹直攪拌到水變得透明為止。應該註意的是,攪拌過程中將出現泡沫和發熱現象。
2、壹邊放入油,壹邊攪拌,待燒堿完全溶解以後,壹邊攪拌壹邊將油逐漸地放進去。用攪拌器攪拌10分鐘左右。
3、註入模具中,停止攪拌,兩三分鐘以後,將其註入模具之中。
4、原封不動地放上1~2天,在溫暖的地方放置1~2天。這時,液體在模具中產生化學反應,請不要用手觸摸。
5、最後的完成,切成適當大小的方塊,放在通風處,避開日光直曬,放壹個多月以後,制作完成。 (Melt&Pour 簡稱MP)
在手工皂裏最簡單的就是“融化再制法”,它是利用我們在市面上買的現成皂基經加熱溶化後註入喜歡的模子,經壹段時間冷卻幹硬後即可脫模,壹塊隨心所欲獨壹無二的香皂即可完成。完成後為避免與空氣接觸建議立刻用保鮮膜或皂用PE膜仔細包裹。
因為不需使用氫氧化鈉,操作過程就像上烹飪課壹樣有趣,所以連小朋友都可在大人的監督下輕松完成。
皂基的基本特點就是顏色鮮艷,帶透明效果,造型可愛,主要添加各種香精和色素。 (Cold Process 簡稱 CP)
利用油脂中三酸甘油脂成份與堿液進行皂化,就是壹般所稱冷制皂。冷制皂為最古老的制造方法,自己制作冷制皂可以完全掌控制造原料,也可為自己的需求訂做壹塊手工皂,但因剛制做成的皂屬強堿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3~4星期的熟成期才可使用。
從油脂配方到壹塊香皂在手裏搓揉出柔細的泡沫,那種欣喜若狂的成就感是沒做過手工皂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壹般冷制皂含油酸豐富的情況下都會具有拉絲效果。 (Hot Process 簡稱 HP)
熱制法就是利用加熱讓它加快皂化,優點是不用3~4星期的熟成期,其缺點是成皂不如冷制法細致,經高溫制作容易把油脂的精華成分流失。 又稱研磨皂(Rebatching)
如果使用冷制法後對成品不滿意或想再制成想要的形狀,這時可以把香皂切成小塊狀或刨絲再加入適量水再次加熱,重新入模。 1)首先必須要有2~3小時完全不受打擾的時間,因為要使用到堿,為了過程安全和結果的成功,必須很專心。
2)清整出打算工作的臺面,把需用的器具和材料壹壹放置好,如配方表、筆、模具都放在壹旁備用。為了方便處理善後,可以利用報紙鋪出壹個範圍,壹則可以保護家具,壹則方便收理。
3)戴上橡膠手套、口罩並且穿上圍裙,長袖衣和長褲比較保險,有戴護目鏡是最好,如果沒有,至少也最好戴眼鏡,總之壹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4)將模型表面薄薄地塗層油,方便肥皂成型後脫模。
5)如果有現成的配方表,則先熟悉配方表。如果沒有,則應計算配置出合適的配方來。
★註意:工作的臺面上不要放置零食、飲料或是飲水,免得會有誤飲、誤食的危險。 取出預先準備的容器,耐熱玻璃容器或者不銹鋼容器都可以,但壹定不要使用鋁鍋之類的,因為後面會加入堿,要小心使用不會被堿腐蝕的容器。另外溶堿過程中會產生高溫,所以壹定要耐熱才行。按照配方中水的重量量取水。最好是蒸餾水、純凈水,不要用自來水、礦泉水,因為其中含有太多的雜質或礦物質,會影響皂化反應的結果。水用冷水或冰水皆可,千萬不可用溫水或熱水。
作法:1)將容器放在電子秤上。2)將電子秤數字歸零。3)將水倒入容器中直到達到要量取的重量。 按照配方中的重量量取固態氫氧化鈉,固態氫氧化鈉必須正確計量,因為如果稍有出入,完成後的肥皂使用起來會有微妙的差別。調制氫氧化鈉溶液雖然可以不必那麽緊張,但氫氧化鈉最好盡快處理。因為很容易潮解而開始變潮濕,處理起來困難,所以加入堿後要馬上用玻璃棒、不銹鋼棒、湯匙之類的不被堿腐蝕的工具攪拌。
註意:
當攪拌混合氫氧化鈉和水成為氫氧化鈉溶液(或稱堿水)時,溶液的溫度會升高,並冒出白色煙霧蒸汽,發出獨特的刺激氣味.建議這個混合的動作應該在通風的地方進行,如果在廚房操作,記得啟動抽油煙機,小心不要吸入這些氣體。還是戴上口罩比較安心。不要在密閉的空間內制作手工皂。而在使用抽油煙機時,也要註意通風的方向,如果空氣的流通是從容器的方向飄向自已,刻意通風會造成反效果。如果容器有蓋,只要在混合後立刻用攪拌,並在白色煙霧蒸汽產生前,迅速把容器蓋子蓋上,等過個幾分鐘後氣味就沒有了。
經過攪拌後,氫氧化鈉會完全溶解在水裏,氫氧化鈉溶液是透明的。壹旦完成混合,放出大量熱,溫度根據根據所配溶液百分比而定,要等它降溫到50℃左右,才能與油脂混合。請註意把妳待用的氫氧化鈉溶液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免打翻或誤飲,傷害無辜的家人。
氫氧化鈉和水混合時,會產生高溫,因此縱使氣溫很低的時候,也不要使用熱水或溫水來混合氫氧化鈉。若是事先把蒸餾水放入冰箱冷藏,這樣可減少氫氧化鈉和水混合後會產生高溫,所以千萬不能使用熱水或溫水。
量取配方中的油
接著秤量配方裏的油脂,倒入做皂用的大不銹鋼鍋中。
混合油脂和氫氧化鈉
測量氫氧化鈉溶液和油脂的溫度,這個說法比較多,有的說50~55,有的說在35~40℃時,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說法,關鍵是二者的溫度壹致,但是不要太低了,否則後面需要比較長的攪拌時間。將氫氧化鈉溶液慢慢且均勻地倒入油容器中,壹邊倒入壹邊慢慢攪拌,將發現油脂的混濁度有所改變。
測量溫度時有壹個重點,就是溫度計要放在液體的中心測量,而不是把溫度計丟入鍋中就直接讀取溫度計的刻度,此外並要攪拌幾次(註意;不要用溫度計來作攪拌棒使用,免得不小心打斷後要處理善後會很麻煩),這樣測出來的溫度較為準確。
註意不要讓氫氧化鈉溶液濺出沾到皮膚,若有沾到要馬上大量水沖洗,塗抹硼酸(沒有的用醋) 為了讓氫氧化鈉溶液和油脂完全混合,攪拌是重要的工作。
1)使用攪拌器,比如橡皮刮刀、打蛋器,或者不銹鋼棒等等都可以,比較順手。橡皮刮刀的圖片我放在相冊裏供大家參考。關鍵是材料必須是不會被堿腐蝕的就行。如果妳有不銹鋼材質的電動攪拌器,當然可以省些力氣,但是手動攪拌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手動攪拌才能是全部堿液和油脂充分混合,並且掌握住進度,不至於過度攪拌。所以可以先手動攪拌壹會兒,然後再使用電動攪拌器和手動攪拌各5秒的辦法,差不多有紋路的時候手動攪拌。
2)使用電動攪拌器時要非常小心將攪拌器前端完全置於皂液的液面下部,以免使皂液噴濺出來造成傷害。
3)持續攪拌直到皂液混合均勻,可用橡皮刮刀在皂液上畫出明顯的8字形,而且不會立刻消失時為好。 添加成分壹般都在有紋路出現後加入,因為皂皂的變化實在太多了,所以做不同的皂可能有不同的過程呢。
顏色:喜歡環保天然健康的朋友們都會選擇使用天然的色彩,比如植物的葉子、花朵等等。不過天然色彩是會褪色的。如果想要長久鮮艷漂亮的顏色,多半要添加色素了。看朋友們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吧。
香味:正如在為什麽做手工皂裏面說過的,可以添加精油或者香精,如同色素,香精可以持久散發香味,但畢竟不是天然的。精油是天然的,但是會揮發,所以即使在手工皂中添加了壹定比例的精油,經過壹段時間以後,絕大多數的味道還是都揮發掉了,當然精油除了香味,還有其他壹些功效,不同的精油作用不同,這些成分還是會保留的。
其它添加物:比如花草、蔬果、石泥、粉末狀功能性的添加物等等,根據妳期望的皂皂作用來添加。不要期望壹款皂皂就具有多種功能哦。多而雜反而不好。還是要專精才更加有效。SF:做皂有壹個superfatting的說法,簡稱SF.主要作用是皂皂更加滋潤。壹般有減堿和加油那種不同做法。減堿是將配方中應該使用的堿量扣除5%左右,使得最終反應後油脂沒有足夠的堿作用而留下,發揮其功效。加油是指以正常比例制作,但是出現紋路後再加入5%左右的自己選擇的某些油脂,這部分油脂沒有堿液來反應,所以其功效可以留在皂裏。做皂的朋友們中使用這兩種方法的都有,都各自感覺不錯。 模具壹般是塑料或者矽膠的,矽膠摸會比較好,但是價格比較貴,妳也可以自己買矽膠回來做妳自己的模具。這裏就不討論如何做矽膠模具的問題了。比如月餅盒、酸奶杯等等壹切適合的東東。還用過紙酸奶杯,因為使用蓖麻油做皂會很難脫模,所以特地用了紙酸奶杯,想起壹個皂友說的話:“它還不出模我就滅了它!”呵呵。無論選擇什麽做模具,都壹定要是出模方便的,比如壁薄壹點,軟壹點的。模具刷油會有幫助。在倒皂液的時候要小心,慢慢倒,避免皂液外流。最後用橡皮刮刀將粘在鍋壁上殘留的皂液刮入模型中。
最好是可以將模具蓋起來或者用保鮮膜封起來,然後用毛巾、毯子、被子之類的給皂皂保溫。不過不做這樣的操作也是沒有關系的。只是可能容易生產皂粉,但這是正常現象,對皂皂不會有什麽影響,不用擔心。
入模的動作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收拾殘局,把壹些器具清洗幹凈,為了不傷玉手,洗滌時最好還是戴上手套。以免影響到做其它事情和影響到其他人。 壹般情況下24小時可以出模,有的皂需要比較久壹點,比如蓖麻油的皂至少需要48小時,放得更久壹些也沒有關系。要註意不要放在小朋友可以拿到的地方。
如果用手輕按壓壹下皂的表面,大概像奶酪壹樣的軟硬度就可以把它從模具中扣出來.如果它還是偏軟,別心急,不妨多放幾天.如果實在扣不出來,可把它放進冷凍庫冰凍數個小時後取出,壹般就比較容易了。還不行就從冰凍庫取出後從模具底部沖熱水,應該可以輕易扣出。這樣都還是不行,就只好把模具破壞了。
脫模後的皂需要再過1~2天就可以切塊了,如果想要切得漂亮,就得先用尺量好切開的厚度,用刀作記號來切。如果妳的模具用得比較小,就不用切皂了。
切皂的時候最好還是戴上手套,因為pH值應該還沒有降下來。切成塊後的皂須放在陰涼,幹燥通風的地方,等皂皂成熟。壹般情況是4周的樣子,但有些特殊的皂,比如蓖麻油皂可能需要八周的時間呢,壹定要有耐心哦!過了成熟期才可以使用啊!
因為是沒有添加穩定劑之類的化工成分,所以成熟後的皂皂盡快使用,壹般情況下,手工皂可以存放壹年,存放的最佳地點在乾燥通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