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時,墓碑上得“故顯考、故顯妣”,分別是什麽意思?
壹般子女在過世的父母墓碑或靈位上題:故顯考某(姓)公諱某(名)之墓(靈位),故顯妣某(姓)氏之墓(靈位)等字樣,墓碑上的“故”這個字指的是死,也就是逝世的意思。墓碑上“顯”這個字是稱先人的敬辭。在古代的禮儀文化中,喪父曰考,喪母曰妣。但是“考”和“畢 ”考:原指父親,後稱已經死去的父親。妣:原指母親,後稱已經死去的母親。
其實,我國最開始用於碑文上的並不是“故顯考、故顯妣”,而是“先考、先妣”,但是在後來慢慢的發展和文化演變中,“先考、先妣”演變為“顯考、顯妣”。但是現在在有的地區,有的人們還在使用前者這種稱呼。墓碑上的稱號之所以會演變,主要還是為了宣傳父母的德行和宣揚父母的修行,“顯”字的來源是“德顯考、行顯著”。
古代的人們都講究功成名就,但是為官的機會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的,所以,子女們為了稱贊父母的品德,就在父母去世後,在父母的墓碑上使用壹些尊稱、敬稱。比如說以“顯”字來贊美父母德行端正。
但是,墓碑上的文化並不是統壹規定好的,不同的地方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導致了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風俗。比如說,有些地方對於“顯”和“先”的解釋與上面的說法不同。他們認為,父母親去了壹個,還有壹個尚在人士,則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雙亡的則用“顯考”或“顯妣”。
不管怎樣,墓碑上的稱呼大多都是取生者的德行昭著,望其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