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和顯卡溫度多少為正常
CPU溫度按環境溫度+30算是正常範圍;顯卡的正常溫度在30℃-80℃左右是正常的。
CPU溫度提高是由於CPU的發熱量大於散熱器的排熱量,壹旦發熱量與散熱量趨於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發熱量由CP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
當電腦因為cpu溫度過高,或硬件問題導致進不了系統,無法第三方軟件查看cpu的溫度時,我們還可以采用第2種方法,即:進入BOIS裏查看cpu溫度。
顯卡工作原理
數據(data)壹旦離開CPU,必須通過4個步驟,最後才會到達顯示屏:
1.從總線(Bus)進入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將CPU送來的數據送到北橋(主橋)再送到GPU(圖形處理器)裏面進行處理。
2.從 Video Chipset(顯卡芯片組)進入 Video RAM(顯存):將芯片處理完的數據送到顯存。
3.從顯存進入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 RAM DAC,隨機讀寫存儲數—模轉換器):從顯存讀取出數據再送到RAM DAC進行數據轉換的工作(數字信號轉模擬信號)。但是如果是DVI接口類型的顯卡,則不需要經過數字信號轉模擬信號。而直接輸出數字信號。
4.從DAC進入顯示器(Monitor):將轉換完的模擬信號送到顯示屏。
顯示效能是系統效能的壹部分,其效能的高低由以上四步所決定,它與顯示卡的效能(Video Performance)不太壹樣,如要嚴格區分,顯示卡的效能應該受中間兩步所決定,因為這兩步的資料傳輸都是在顯示卡的內部。第壹步是由CPU(運算器和控制器壹起組成的計算機的核心,稱為微處理器或中央處理器)進入到顯示卡裏面,最後壹步是由顯示卡直接送資料到顯示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