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1919年中國真的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嗎?

1919年中國真的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嗎?

1919年中國真的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了。

在由英、法、美等大國控制的和會上,山東問題已經無法挽回,隨中國政府代 表團參加和會的中國駐法公使胡惟德、駐意公使王廣圻等主張保留不成就簽約。

而中國政府當時也已決定簽字,如有可能,則附以保留。代表團團長、外交總長陸徵祥對此好 像亦無異議,他懼怕拒簽的後果而傾向於簽字。可以說,簽字的主張代表了中國政府和 中國代表團中相當壹部分人的意見。

面對著來自國內外日益強大的壓力,代表團日漸渙散。壹些擔任代表團顧問的中國駐歐洲各國公使相繼返回各自任所,就連正式代表駐英公使施肇基也在6月上旬離開巴黎返回倫敦了。

6月中旬,陸徵祥又電北京,以生病為由請辭外交總長壹職,並且不待 回電,就住進了醫院。整個代表團可以說是壹盤散沙,群龍無首。顧維鈞並不是代表團 的壹把手,完全可以像其他人壹樣擺脫責任,趁機溜掉

顧維鈞深刻認識到簽不簽和約事關重大,顧維鈞、王正廷等人堅決主張保留不 成就拒簽和約。顧維鈞的態度十分明確:“日本誌在侵略,不可不留意,山東形勢關乎全國,較東三省利害尤巨。

不簽字則全國註意日本,民氣壹振,簽字則國內將自相紛擾 。”在《顧維鈞回憶錄》中,他也談道:“我的態度自始就是:對山東問題不能取得保留就應拒簽。”

面臨著可簽可溜的嚴峻形勢,顧維鈞勇敢地挑起了中國代表團的重任, 成為代表團後期實際的主持人,在最終拒絕簽署對德和約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擴展資料:

具體過程:

在列強決定犧牲中國的利益之後,顧維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力圖為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

1、表示抗議。顧維鈞明白山東問題已經很難挽回,中國只能改變策略,力爭申明保留後簽字,即對條約有關山東問題的聲明持保留立場。

但是,美國、法國等列強明確反對中國對和約申明保留後簽字。於是在巴黎和會上,顧維鈞為中國代表團起草了壹份措辭強 硬的聲明遞交新聞界,抗議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

2、多方遊說。除了抗議之外,顧維鈞連續會晤了各國代表,試圖找到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又進行了多次成功的演講,得到了許多國家的同情。但是,列強交易已做,逼 迫中國代表全面接受和會的安排。

3、毅然拒簽。“中國無路可走,只有斷然拒簽。”這是在沒有國內指示的情況下,顧維 鈞毅然決然作出的決定。1919年6月28日是中國外交史上壹個令人難忘的日子,中國代表團集體缺席巴黎和會,在保留不成的情況下,拒絕簽署對德和約。

顧維鈞代表中國代表 團致電北京政府匯報了拒簽的情況。拒簽的行動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在與列強交涉中“ 始爭終讓”的慣例。在中國需要她的外交官為主權挺身而出的時刻,31歲的顧維鈞義無 反顧地承擔起了歷史的重任,他的愛國行動被永遠載入了中國外交史冊。

參考資料:

中國網-顧維鈞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拒簽對德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