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關於追溯源頭的詩句

關於追溯源頭的詩句

1.關於源頭的詩句

1.《觀書有感》年代: 宋 作者: 朱熹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2.《說詩》年代: 清 作者: 宋湘三百詩人豈有詩,都成絕唱沁心脾。

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3.《已亥雜詩 48》年代: 清 作者: 龔自珍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

時流不沮狂生議,側立東華儜佩聲。4.《李參政生日》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瀉出清明醉眼醒,都人彈指祝前星。

憑誰提起源頭話,治國齊家要六經。5.《偶題》年代: 宋 作者: 朱熹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2.追溯詩歌的源頭——《詩經》藝術探究

《詩經》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四言體為主的句式,重章叠句復沓的章法,豐富、生動、簡練、形象的語言特色,築成了壹座文字的豐碑。

《詩經》豐富的思想、高尚的審美情操和精湛的藝術手法,哺育了歷代作家和詩人,影響至為巨大而深遠。在新世紀來臨之際 ,《詩經》研究出路何在 ,已成為學界關心的話題之壹。

提出設想 通過對《詩經》的了解探究,進壹步激發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通過搜集資料,研究交流,培養學生的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激發學生的自主研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出最終方案 小組成員首先細讀收集到的相關文獻資料,對詩經藝術有壹個整體性的理解和把握,再將組內成員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分門別類,本次小組活動重在找出收集到的運用賦、比、興藝術手法的壹些代表詩詞。

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壹:夏仲夢帶領顧清雯、荀懿兩位同學到學校圖書館、縣圖書館、各大書店查看相關文獻、翻閱有用資料,並做記錄。 準備工作二:三位同學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關於詩經藝術的壹些相關資料。

由李小君負責。 發現問題 《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壹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此外,《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壹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研究成果 (壹):賦 1、運用賦的代表詩詞: 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2、運用比的代表詩詞: 《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3.運用興的代表詩詞: 《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二)試對以上三種手法作簡作分析: 1、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

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3、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壹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

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研究體會: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們學到了不少賦比興手法的知識,懂得了《詩經》中不少賦比興手法的運用,我們也認識到這些手法在詩歌中的重要地位,領略了古典詩詞的偉大魅力。

3.追溯詩歌的源頭——《詩經》藝術探究

《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詩經》特別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現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影響最大。它推動詩人、作家去關心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學看成流連光景,消遣閑情的東西。

歷代民歌是它的嫡傳,從漢魏樂府直到近代歌謠都深刻體現了這種精神,歷代進步文人在創作中倡導“比興”、“風雅”,實質上也就是倡導《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 《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出現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是我國文學發達的標誌,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極高的地位。

2.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段的理解賦比興是詩歌的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鐘嶸《詩品·序》雲:故詩有三義焉:壹曰興,二曰比,三曰賦。

文已盡而意有余,興也;因物喻誌,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4.關於尋根問源的古詩有哪些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____張可久《賣花聲·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____劉禹錫《烏衣巷》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____王昌齡《出塞二首·其壹》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____杜甫《蜀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____杜牧《江南春》八陣圖名成臥龍,六韜書功在飛熊。____查德卿《蟾宮曲·懷古》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____韋莊《臺城》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____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____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____崔顥《黃鶴樓 / 登黃鶴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____駱賓王《於易水送人 / 於易水送別》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____韋莊《臺城》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____李白《越中覽古》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____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英雄壹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____許渾《金陵懷古》誰知萬裏客,懷古正躊躕。____陳子昂《峴山懷古》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____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千古英雄同壹嘆,傷懷豈止為蛾眉!____沈約《昭君辭》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____杜甫《貧交行》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____張耒《和端午》自從壹閉風光後,幾度飛來不見人。____李益《隋宮燕》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____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____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____嶽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傷心千古,秦淮壹片明月!____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____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____韋莊《金陵圖》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____張昪《離亭燕·壹帶江山如畫》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____高啟《吊嶽王墓》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____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其壹》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____李白《行路難三首》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____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____王勃《滕王閣序》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____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____倪瓚《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5.關於源字的詩句

韋驤

殿角滀泓澄,源高登地靈。 瑯邪三十二詠 其壹十七 白龍泉

張堯同

靜練明田外,源流笠澤通。 嘉禾百詠 其八 穆溪

蘇籀

源深派河漢,蹙蹙尋常窄。 邵公濟求泰定山房十詩 其二 邵公泉

姜特立

四始詩之至,源流治世音。 吟詩 其二

趙必漣

源頭夜雨多,落花漾露濕①。 濯足

趙炅

源深知冷暖,根盡壹時空。 緣識 其壹十八

趙蕃

何氏之從學,源流遠有餘。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裏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小詩十四首重送在伯蓋深有感於斯句雲 其二

郭祥正

至寶豈無源,源深人姓錢。 和楊公濟錢塘西湖百題 其三十三 錢源

源淺不通海,光寒稍映湖。 和楊公濟錢塘西湖百題 其五十四 西塢漾

蕭貫

地勝人堪隱,源深客自迷。 清溪

喻良能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 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詩奉寄 其壹

張詡

源源復源源,金鰲張兩目。 雙眼井

龐嵩

春雨夜初歇,源泉曉發時。 方塘四景 其壹 春景

胡應麟

幽巖泉,源流自東魯。 余既賦瞻堂十景矣而意有未盡復三絕句寫之 其二 巖泉

湛若水

源頭雲鎖斷,山下看何如。 鬥潭八景 其壹 圩上觀瀾

源泉官谷裏,泉亦未忘官。 官源五景為洪侍禦峻之五首 其三 官谷泉

程敏政

壹鏡含天光,源頭自何許。 李源十景 其三 鑒塘活水

潘希曾

地脈回滄海,源頭瀉碧山。 南莊八景為孫封君題八首 其二 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