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看透生死的人生,才不枉此生”呢?
人生有三點最難領悟,壹個是享受孤獨,壹個是學會離別,壹個是看透生死。
這三點中,看透生死最難。孤獨是學會獨處,離別是隨遇而安,而看透生死是孤獨和離別的集合體,如果沒有領悟前兩項,那麽永遠也無法看透生死。
生是我們控制不了的事情,出生在什麽家庭,擁有什麽樣的父母,生長在什麽樣的環境,每壹樣都是命中註定,年少的我們除了接受這壹切,沒有半點能力反抗。
但是我們能決定未來成為什麽樣的人,去決定給我們的下壹代提供什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對於生的無聲,死卻是可以進行充分選擇的事,是死得其所重於泰山,還是死得遺臭萬年輕於鴻毛,這都要看生前的選擇。
可無論選擇什麽路,死亡都是壹件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沒得選擇。
何為生死。
鄧中夏說:?人生只有壹生壹死,要生得有意義,死的有價值。?
生是世界給予我們最初的權力,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對於我們個體來說都應該知道感恩,至少有了選擇的機會,在人世間走壹趟,看遍千山萬水,領略風土人情,享受愛人的甜蜜,感受收獲與失去的滋味。
生活本意,就是生出來,活下去,只有不斷地進行嘗試,嘗試的越多,生活也就越美好,正如王盡美所說:壹切幸福,都是由生命熱血換來的。
對於生死,歐陽修說:?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茍免,貪者不可以茍得也。?
很多人把生當成希望,把死當成絕望,可生死不用想的太過嚴重,如果說生是從壹個房間來到另壹個房間,死只不過是從這個房間去到下壹個房間,誰又能說死就不是生的另壹層含義呢。
絕望變成了希望,希望走向絕望,如此反復也就是生死的意義。
看透生死,生命才有更大的寬度。
對於生死,沒有人能控制它的長短,就像那句俗語:閻王要妳三更死,誰還能留妳到五更。
雖然控制不了長短,但是卻可以寬展寬度,如此生命的面積也會越來越大,其實這也是延長生命的壹種。
我認識壹個小女孩叫小鷗,她20歲結婚生子,本有壹個完美的愛情和婚姻,可是21歲的時候被查胃癌晚期,這幾乎算是判死刑的病癥。可是對於小歐來說,她並不畏懼,她堅強的進行手術切除,堅持放化療,前前後後花了五十萬依然不放棄希望。
有人對她說這個病治不好,為什麽還要花那麽多錢去治療呢。
小鷗說的壹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健康的人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壹個先到來,我又為什麽先放棄呢。?
因為放化療,小鷗大把大把的掉頭發,於是她索性剪了光頭,美麗的人無論什麽造型都美麗,到現在過去兩年了,堅持治療的小鷗,現在頭發也長出來了不少,看起來像壹個清爽的小夥子。
她的生命註定不如壹般人長,可是小鷗自己說,這兩年的經歷,可是比很多人壹輩子都多。
確實,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成長,小歐都將生命的寬度延展到最大,努力為自己為家人活下去。
莊周說:?哀莫大於心死。?
生死的意義不在於本身,而在於生死之間如何活下去。快樂是壹天,哀莫是壹天,反正最後都會死,為什麽不開開心心過好每壹天呢。
人生苦短,行走在路上,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壹生奔波又小心,勞神又費力,這樣壹生,應該留下什麽?
活著就應該用力活,別讓自己太累,佛經說:?想開,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是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