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墜子戲的發展歷程

墜子戲的發展歷程

1940年,以琴書藝人陳興蘭(蕭縣丁目集人)為首發起,結合王從軍、趙堯順、邵理信等琴書藝人合夥組成壹個民間演唱班社,變琴書的第三人稱敘事體為第壹人稱的代言體,化妝穿箱,以戲曲形式正式出現在淮北大平原上,取名為“清音大揚琴”班;首演劇目為《洞賓戲牡丹》。

1942年,該班又由杜慶祥(藝名永真)參加並領班;演唱曲調以沿襲琴書的“四句腔”“垛子板”“鳳陽歌”和“疊斷橋”等為主,偶而加進壹點“拉魂腔”和“梆子腔”;口傳工尺譜,無男女腔之分,班內無女性。生、旦均為男藝人扮演,謂之“生、旦、凈、醜壹籃子挎”。劇目以“三小戲”為主。如《王漢喜借年》《潘金蓮拾麥》《王林休妻》《拾棉花》等。最初的活動僅限於蕭縣的農村,以“撂明地兒”(即打地攤)演出為主;藝人們出身於農民或鄉村曲藝藝人,農忙務農,農閑唱戲。

1944年,蕭縣著名墜子藝人李教令(綽號黑大個,肥莊人)和他的弦手王永玉及黃口鎮墜子女藝人史鳳俠(韓教香的第四個養女,墜子戲的第壹個女藝人),先後加入“清音大揚琴”班。由於李教令藝輩最高,藝術造詣頗深,原班主杜慶祥等人均拜其為師,並推其為班主。在李教令的倡導和影響下,班內開始廢其琴書曲調,改唱墜子的“平腔”和“紮板”,並將“清音大揚琴”班改名為“蕭縣道情班”。因早年的墜子是由皖北道情、鶯歌柳結合三弦書演變而成,故該班敬奉“邱祖龍門派”(即金代道教“北七真”之壹的邱處機所創立的道派),其藝輩按“道德通玄境、真常守太清、壹陽來復本、合教永元明”排列,李教令為“龍門派”第十七輩弟子。“道情班”的唱腔以李教令的東路男腔“大口”墜子和史鳳俠的女腔“坤口”(或稱“小口”)唱法為其代表。演出時,化妝簡陋。小生戴禮帽、穿大褂;旦角著花平布褂和紅裙,頭項印花毛巾;老生戴麻制冉口,醜抹白鼻,並有模仿日常生活動作的身段表演。

1946年以前,道情班的活動僅限淮北地區的蕭、碭、宿、濉壹帶,後逐步擴展到豫東、蘇北等地。演出場所偏重於集鎮的“緶會”(即淮北當地的牧畜交易會)、廟會,後逐步進入縣城。劇目增加了《龍青海》《審姚大》《大紅袍》等公案、袍帶戲;壹部分花鼓戲、梆子戲藝人陸續加入道情班,改唱墜子戲。如:郭占才、余華榮、吳廣誌、牛家太、蔡可彬、李樂善、劉德才等,就連“花鼓狀元”馬敬君也曾改唱過墜子戲。音樂上除了墜子本腔外,仍保留部分琴書、拉魂腔、梆子腔和後來帶進的花鼓調等,劇目全為“活詞”。兄弟劇種演員的加盟,不同劇、曲種的藝人雲集壹臺,大大地豐富了墜子戲的音樂和表演。墜子戲的劇目可分為“正本戲”和“小戲”兩類,分別由原單口墜子中的“蔓子活”與“段子活”改編而成。

定名

壹九六壹年,墜子劇團到北京演出時,受到首都人民熱烈稱頌,《北京日報》發表了評論文章,中央電視臺播映了演出實況,著名戲劇家梅蘭芳、常香玉、紅線女與該劇團演職員進行了座談,中央戲劇研究院研究討論後,將此劇正式定名為墜子戲 1956年,墜子戲《小菜園》參加安徽省第壹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樂師、音樂等5項獎;青年演員朱月梅嶄露頭角,首次把這個長期生長在淮北平原上的新興劇種帶上了省劇壇。劉羽君發表了題為《看曲藝劇〈小菜園〉》”的專題評論文章加以評述。音樂上由“即興演唱”逐步發展成為“排腔記譜”,樂隊為“提綱伴奏”。1958年至1959年,自編自演的大型墜子戲《白雲五女》和《小包公》分別參加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和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演出,並多次為中央領導人劉少奇、董必武、譚震林等作專場演出,墜子戲這壹新興地方劇種以嶄新的姿態飲譽江淮,轟動全省。為扶植這壹新興地方劇種的進壹步發展,安徽省委於1959年11月決定成立“安徽省墜子戲劇團”(原為安徽省省屬十大文藝團體之壹,先後由蚌埠專區和宿縣地區代管)。墜子戲從1963年起,配合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安徽領先大演現代戲,上山下鄉,送戲上門。《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等刊物紛紛發表社論和文章給予高度評價,並被評為全國“烏蘭牧騎”式的“紅旗劇團”。在音樂上對傳統唱腔進行了挖掘整理,與兄弟劇種加強了藝術交流;除改革唱腔外,還創作了“餵雞”“思盼”等墜子戲曲牌。從60年代起,先後對唱腔板式和打擊樂進行了初步規範和改革,對重點唱段進行設計,並創作移植了《雷鋒》《奪印》《蘆蕩火種》《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現代戲。

“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受“壹花獨放”的影響,劇團被砍掉,人員被遣散,所有的資料被焚之壹炬,墜子戲面臨夭折

1978年,恢復安徽省墜子劇團後,註重加強對劇目、表演、音樂、語言音韻的藝術探討,派出音樂幹部陳健(晨見)、鄭忠良對墜子戲淵源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在深入挖掘、記錄整理大量傳統音響、文字資料的基礎上,對諸類唱腔板式進行了正式規範和命名;對“凈行”和小生、老旦的行當唱腔作了探索性的嘗試;初步解決了轉調問題;改革創新了墜子戲男女腔“慢板”“送板”和“小黑驢”以及墜子戲鑼鼓與伴奏曲牌。為更好地塑造各種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又編創了部分綜合板式的唱腔,豐富了墜子戲的表現力,改變了以前那種“壹板到底”的單調格局。上述經改革後的唱腔板式,通過大量的舞臺實踐,都已成為墜子戲音樂中具有壹定保留價值、不可缺少的、新型的音樂程式,並廣為使用。在全國同類劇種中,都已產生了壹定的影響。與此同時,還整理創作出壹大批具有墜子戲特色的優秀劇目,如《金妹和銀娃》參加安徽省首屆現代戲調演,《包三黑趕考》獲安徽省首屆兒童戲調演創作、演出雙壹等獎,墜子戲清唱《請到淮北走壹趟》和大墜胡(墜子戲主胡)獨奏《鬧花燈》在“江淮之秋歌舞節”上獲壹、二等獎。《潘金蓮》《公主求情》分別獲安徽省首屆藝術節創作獎、演出獎。朱月梅、張立峰、張玲、孟敏、趙娟、邢亞東、沈艷秋、張莉、李玲、張高彥、王芳、辛文亮、吳亞莉、李淋潔等演員分別在諸次省級以上戲曲演唱評比活動中獲個人表演獎。從50年代起,墜子戲先後有《小菜園》《小包公》《竇娥冤》《潘金蓮》和《公主求情》等戲的唱腔被錄制成唱片或盒帶發行。著名墜子戲演員朱月梅、張立峰的演唱藝術先後由安徽人民廣播電臺、安徽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錄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