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齊現在還活著嗎
不在了
擴展資料:
劉思齊,1930年3月2日出生在湖北,毛岸英的妻子,劉謙初烈士和張文秋的女兒。劉思齊與毛岸英的婚姻生活雖然不長,但他們兩家卻有著深厚的淵源。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是毛澤東的革命戰友,
不僅劉思齊與毛岸英喜結連理,她的同母異父妹妹邵華與毛岸青後來也組建了家庭。
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到延安。不久,他遵照父親的囑咐,去鄉村勞動。因胡宗南進犯延安,毛岸英才回到毛澤東身邊。建國後,毛岸英在北京機器總廠任黨支部副書記。1949年10月15日與劉思齊結婚。朝鮮戰爭爆發後,毛岸英參加誌願軍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犧牲。同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的兒子壹樣永遠的留在了那裏。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毛岸英主動請纓,要求去朝鮮前線。但是毛岸英對劉思齊說的卻只是去執行任務。然而不到壹個月的時間,毛岸英就犧牲在了朝鮮戰場,可是自始至終,劉思齊壹直蒙在鼓裏,直到三年後,她才知道毛岸英當時出差去的地方是朝鮮,而岸英已經犧牲在了朝鮮戰場。
後來劉松林請示毛岸英遺體如何處理,毛主席寫的電文稿中引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詩句,表明了他胸懷天下,不徇私情的對兒子遺體的處理意見。毛岸英犧牲後,劉思齊在毛澤東的同意下去蘇聯留學。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劉思齊在莫斯科大學數學系學習。
1961年秋天,她被分配到解放軍工程兵某部從事翻譯工作1962年2月,劉思齊與空軍學院教員楊茂之結婚,生有兩子兩女,其中長子叫楊小英,是為懷念毛岸英起名的。後來,經過“文革”的曲折坎坷,劉思齊被分配到軍科院工作,直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