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資管新規”正式施行,那銀行的理財產品還能買嗎?
執行了新規後理財產品可能還能買!只是,妳需要更加理性,同時也需要妳貯備更多的投資理財相關知識,避免盲目的投資,這對我們個人以及國家來說都算是壹件好事。不過,最後,對於風險實在是敏感的人,個人建議還是直接搞儲蓄為好!
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所謂的央行新規其實就是今年1月開始執行的《資管新規》,該規定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剛性兌付,通俗的說就是不能有保本的理財產品。
但這壹規定早在2018年就已經提出,看似是今年正式執行,實際上監管層早2年就已經采取切香腸方式在慢慢清理市場,截至2021年末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已經全部清零。
回過頭我們再看看2021年的理財市場情況,整個市場上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已經突破28萬億元,相比2020年有13.4%的增長。可見,在2021年保本產品已經極少的情況下,理財市場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因此,新規執行之後,銀行理財產品還能不能買,市場已經出給了答案,買!
新規後如何購買理財產品:由於整個市場已經沒有保本產品,因此當前情況下要購買理財產品就壹定要根據自己的承受力來量力而行。
按照相關規定,用戶對風險承受力被劃分為5級,從R1-R5,級別越高風險越高,當然可能的收益也越高。
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壹般買買(R1、R2)這類低風險產品就行,這類產品主要投資方向就是存款、債券、保險等,其產生虧損的概率整體偏低,當然獲得的收益也就不高,基本也就跑贏定期存款,甚至持平。
目前,整個市場上7成都是R2級風險用戶,R1大概占比11%多點,兩者合計超過80%。不過,這兩年隨著新規的慢慢執行,R1級用戶在慢慢縮水,購買中高風險理財產品的用戶在逐步增加。這顯然和投資者不斷成熟,以及新規逐步的實施相關。
保本產品只有定期儲蓄:最後,如果妳實在需要保本的產品,那就回歸到儲蓄吧!可以直接去銀行存定期,或者是購買儲蓄國債。
這兩個都能保證百分百的保本,不過存款現在存在50W這個限額,超過了這個數字按照相關條例壹旦銀行破產有可能不予賠償。
儲蓄國債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的,收益高於儲蓄,當中也能拿出來(會給予壹定的收益),只是每期都需要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