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而仁民 仁民而愛物什麽意思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意思是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譯文:
孟子說:“君子對於萬物,愛惜它,但談不上仁愛;對於百姓,仁愛,但談不上親愛。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作品出處: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孟子》壹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壹起著書。
作者介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壹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壹書。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壹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