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姜堰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地跨長江三角洲和裏下河平原。東鄰海安縣、南接泰興市,北毗興化、東臺市,西接泰州市海陵、高港區。境內寧靖鹽高速公路縱貫南北,328國道橫穿東西,市鎮等級公路全部聯網;新老通揚運河、中幹河、姜溱河、東西姜黃河等骨幹航道縱橫交錯;從姜堰到南京、上海均不超過3小時車程。全市土地面積1040平方公裏,地勢低平,水網密布,水面總面積約占15%,全市耕地總面積6.35萬公頃。1994年7月原泰縣撤縣設市,改稱姜堰市。
市人民政府駐姜堰鎮,郵編:225500。代碼:321284。區號:0523。拼音:Jiangyan Shi。
地勢低平,水網密布,水面總面積約占15%。地處江淮平原,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環流氣候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常年平均氣溫14.5℃;年平均積溫5365.6℃;年平均降水量991.7毫米。
行政區劃
姜堰市轄18個鎮:姜堰鎮、溱潼鎮、蔣垛鎮、顧高鎮、大倫鎮、張甸鎮、大泗鎮、梁徐鎮、蘇陳鎮、橋頭鎮、淤溪鎮、白米鎮、婁莊鎮、沈高鎮、興泰鎮、俞垛鎮、華港鎮、罡楊鎮。
歷史沿革
姜堰市春秋戰國時先後屬吳、越、楚,秦代屬東海郡,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為吳陵。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為泰州,取安泰之意。民國初年廢州設縣,縣治泰州。1940年10月,泰縣抗日民主政權於海安建立,1949年5月,泰縣人民政府駐姜堰鎮西郊。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泰縣與縣級泰州市兩度分合。1962年1月復稱泰縣,縣治姜堰鎮。
1994年7月,撤銷泰縣,設立姜堰市,因駐地姜堰鎮得名。1996年由泰州市代管。
2000年3月7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0]45號文件)批復同意:
壹、撤銷太宇鄉、梁徐鄉,將原太宇鄉所轄區域和原梁徐鄉的馮垛村、林田村、曹黃村、翟家村劃歸姜堰鎮管轄,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姜堰。區劃調整後姜堰鎮行政區域67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26個居委會、55個村委會。
二、撤銷王石鄉、梅垛鄉,設立梁徐鎮。將原王石鄉所轄區域、原梅垛鄉的嶺家村和原梁徐鄉(不含劃歸姜堰鎮管轄的馮垛村、林田村、曹黃村、翟家村)劃歸梁徐鎮管轄,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梁徐。區劃調整後梁徐鎮行政區域63平方千米,人口5.8萬,轄51個村委會。
三、撤銷蔡官鎮,將其原轄區域和原梅垛鄉(不含劃歸梁徐鎮管轄的嶺家村)劃歸張甸鎮管轄,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張甸。區劃調整後張甸鎮行政區域90平方千米,人口8萬,轄2個居委會、71個村委會。
四、撤銷張沐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白米鎮,鎮人民政府駐白米。區劃調整後白米鎮行政區域51平方千米,人口。4.9萬,轄3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
五、撤銷運糧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大倫鄉,鄉人民政府駐大倫。區劃調整後大倫鄉行政區域56平方千米,人口4.6萬,轄40個村委會。
六、撤銷仲院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蔣垛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蔣垛。區劃調整後蔣垛鎮行政區域66平方千米,人口5.6萬,轄1個居委會、48個村委會。
七、撤銷大馮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陳鎮,鎮人民政府駐蘇陳。區劃調整後蘇陳鎮行政區域70平方千米,人口7.2萬,轄2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
八、撤銷洪林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婁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婁莊。區劃調整後婁莊鎮行政區域68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2個居委會、49個村委會。
九、撤銷官莊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沈高鎮,鎮人民政府駐沈高。區劃調整後沈高鎮行政區域56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2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
十、撤銷港口鎮、裏華鎮,設立華港鎮。將原港口鎮、原裏華鎮的所轄區域和原馬莊鄉的橋西村劃歸華港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裏華。區劃 調整後華港鎮行政區域73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2個居委會、35個村委會。
十壹、撤銷馬莊鄉,將原馬莊鄉(不含劃歸華港鎮管轄的橋西村)劃歸淤溪鎮管轄,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淤溪。區劃調整後淤溪鎮行政區域79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1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
十二、撤銷葉甸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俞垛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人民政府駐俞垛。區劃調整後俞垛鎮行政區域82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1個居委會,39個村委會。
十三、保留溱潼鎮、顧高鎮、大泗鎮、興泰鄉、罡楊鄉、橋頭鄉,其行政區域和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姜堰市轄14個鎮、4個鄉:姜堰鎮、梁徐鎮、張甸鎮、白米鎮、蔣垛鎮、蘇陳鎮、婁莊鎮、沈高鎮、華港鎮、淤溪鎮、俞垛鎮、溱潼鎮、顧高鎮、大泗鎮、興泰鄉、罡楊鄉、橋頭鄉、大倫鄉。
2000年,姜堰市轄16個鎮、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861321人,其中: 姜堰鎮 157628 溱潼鎮 36834 蔣垛鎮 47873 顧高鎮 28593 大倫鎮 40528 張甸鎮 72597 大泗鎮 28022 梁徐鎮 52379 蘇陳鎮 68204 淤溪鎮 39631 白米鎮 47821 婁莊鎮 47686 沈高鎮 38692 俞垛鎮 45297 華港鎮 40399 罡楊鎮 21625 橋頭鄉 23765 興泰鄉 23747
?年,全市轄62個居委會、300個村委會,4984個村(居)民小組: 姜堰鎮轄26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291個村(居)民小組;溱潼鎮轄7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120個村(居)民小組;蔣垛鎮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283個村(居)民小組;顧高鎮轄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209個村(居)民小組;大倫鎮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289個村(居)民小組;張甸鎮轄3個居委會、35個村委會,493個村(居)民小組;大泗鎮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200個村(居)民小組;梁徐鎮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313個村(居)民小組;蘇陳鎮轄2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399個村(居)民小組;橋頭鎮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147個村(居)民小組;淤溪鎮轄2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313個村(居)民小組;白米鎮轄3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322個村(居)民小組;婁莊鎮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360個村(居)民小組;沈高鎮轄2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235個村(居)民小組;興泰鎮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174個村(居)民小組;俞垛鎮轄2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345個村(居)民小組;華港鎮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297個村(居)民小組;罡楊鎮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149個村(居)民小組;開發區轄4個村委會,36個村(居)民小組;場圃有9個村(居)民小組。
200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蘇政復[2003]86號),同意將姜堰市蘇陳鎮十裏鋪、淩竇兩個村劃歸海陵區泰東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陳鎮行政區域64.74平方千米,人口6.5萬人,轄25個村委會。2003年末,全市設有姜堰鎮、溱潼鎮、顧高鎮、蔣垛鎮、大倫鎮、白米鎮、婁莊鎮、沈高鎮、俞垛鎮、興泰鎮、張甸鎮、大泗鎮、梁徐鎮、蘇陳鎮、橋頭鎮、淤溪鎮、華港鎮、罡楊鎮等18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1個風景名勝區,56個居民委員會,298個行政村。
2003年行政區劃壹覽(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城南街道 (居委會:桃園、古田、太平、南苑、荷葉、河南、新城;村委會:彭垛、西橋)
城中街道 (居委會:河西、光明、葉舍、羅塘、老莊、陳莊;村委會:幸福、工聯)
城東街道 (居委會:康華、振興、河東、東街、西街、南街、北街、高陳;村委會:公園)
蔣垛鎮 (居委會:鎮南、仲院;村委會:邱劉、六港、蔣北、高曹新村、孟蓮、許橋、朱高、薛港、許莊、仲院、蔣垛、溪河、南港、鹽大、界河、興港、新橋)
婁莊鎮 (居委會:婁莊、洪林;村委會:婁東、婁莊、馬賽、朱翟、朱進、團結、新龍、東陽、興勝、袁聯、三聯、紅廟、連心、放牛、洪林、李莊、曹楊)
白米鎮 (居委會:白米、振華;村委會:拜官、昌橋、甸河、白米、紀林、吳堡、曹新、馬溝、杭家鋪、新華、孔莊、蛙莊、野沐、孫舍、和平、大安、堿場)
俞垛鎮 (居委會:葉甸、振俞;村委會:何野、俞耿、忘私、房莊、官倫、角墩、姜茅、柳官、葉甸、南野、倉場、田管、薛陳、花莊、祝莊、春草、許莊、橫莊)
罡楊鎮 (居委會:罡楊;村委會:夏莊、西馮、東樓、楊莊、罡門、純垛、馮官)
興泰鎮 (居委會:興泰;村委會:薛何、孫樓、甸址、三裏澤、沙垛、尤莊、西陳、蘇莊)
大倫鎮 (居委會:大倫、運糧;村委會:大倫、麻墩、響堂、茆戚、申揚、塔子、繆埭、橋東、朱宣、太平、顧野、運糧、東徐、興馳、衛星、土山)
華港鎮 (居委會:港口、華港;村委會:裏華、港口、桑灣、溪西、下溪、塔嶽、徐家垛、野馬、許家莊、雙烈、李家莊、左舍、葛舍、野營、劉莊、溪東、董潭)
顧高鎮 (居委會:顧高;村委會:顧高、夏莊、蘆莊、塘橋、翟莊、野莊、千佛、申洋、俞莊、張莊、西蘆)
大泗鎮 (居委會:泗水;村委會:大泗、時莊、馬龍、霍堡、大馬、北港、二陳、曹於、前進、佴陳、佴莊、康樂)
橋頭鎮 (居委會:橋頭;村委會:小楊、大楊、橋頭、李堡、楊院、三沙、狀元)
張甸鎮 (居委會:興甸、梅垛、蔡官;村委會:張甸、楊港、張橋、魏家、嚴唐、張前、高莊、三彭、花彭、甸頭、三野、梅垛、高家、大丁、楊俞、三周、華楊、尹莊、三陳、葛莊、宮王、蔡官、梅網、西網、河垛、沙梓、朱顧、土橋、單莊、大窯、蔣佴、大李、三興、三盟、周徐)
沈高鎮 (居委會:沈高、官莊;村委會:河橫、夾河、夏北、沈高、夏朱、雙星、華楊、官莊、後堡、萬眾、單塘、馮莊、聯盟、超幸、天民)
溱潼鎮 (居委會:東街、中街、西街、虹橋、東石橋、湖西、魚花池;村委會:洲城、洲南、讀書址、龍港、溱東、湖北、湖西、南寺、湖濱)
蘇陳鎮 (居委會:蘇陳、大馮;村委會:唐寧、鎮東、杏林、東查、西查、蘇陳、雙岸、東石羊、西石羊、軍鋪、小馮甸、大馮甸、夏鄭、張家院、百裏、雙虹、夏棋、徐家莊、北莊、三舍、院莊、前竇、周埭)
梁徐鎮 (居委會:王石、梁徐;村委會:葛聯、橋林、張埭、雙墩、黃村、新南、梁徐、周埭、江村、坡嶺、刑家、嶺家、三林、東官、二塘、新九、王石、前舍、林野、官野、前時、錢港)
淤溪鎮 (居委會:三垛、淤溪;村委會:武莊、卞莊、淤溪、楊莊、靳潭、孫莊、潘莊、甸夏、三垛、馬莊、北橋、裏溪、周莊、吉莊、南橋)
姜堰鎮 (村委會:前堡、城中、朱雲、城東、通揚、東橋、城西、南石、城北、馬廠、銀穆、院子、太宇、唐園、三園、殷家、沿河、曹家、城南、雙壽)
開發區(村委會:陳莊、新河、石黃、前馬、陸莊、西陸)
溱湖風景區(湖南村委會)
2004年底行政區劃壹覽:轄3個街道、18個鎮。 (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電子版》整理)
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東街道
蔣垛鎮面積66.00平方千米,人口 52235人。婁莊鎮面積68.00平方千米,人口 50175人。
白米鎮面積51.00平方千米,人口 46693人。俞垛鎮面積82.00平方千米,人口 50892人。
罡楊鎮面積34.00平方千米,人口 21615人。興泰鎮面積37.00平方千米,人口 25621人。
大倫鎮面積56.00平方千米,人口 43966人。華港鎮面積72.00平方千米,人口 42487人。
顧高鎮面積37.00平方千米,人口 29748人。大泗鎮面積30.00平方千米,人口 30403人。
橋頭鎮面積38.00平方千米,人口 25310人。張甸鎮面積89.80平方千米,人口 79105人。
沈高鎮面積56.00平方千米,人口 37395人。溱潼鎮面積31.60平方千米,人口 30578人。
蘇陳鎮面積58.84平方千米,人口 56266人。梁徐鎮面積59.70平方千米,人口 54561人。
淤溪鎮面積78.00平方千米,人口 44307人。姜堰鎮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169105人。
鄉鎮簡介
(以下資料摘自姜堰市政府網站,數據統計時間不詳)
姜堰鎮是江蘇名鎮,姜堰市政府所在地。面積71.1平方千米,轄20個居委會、21個行政村、總人口16.9萬人。
溱潼鎮
蔣垛鎮位於姜堰市東南部,與泰興市、海安縣、如臯市毗鄰,總面積66平方千米,所轄行政村17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83個,總人口52400人,其中非農人口7240人。
顧高鎮地處姜堰市南大門,距市區17千米,南與泰興市元竹、新街相毗鄰,東與蔣垛鎮相接,西與張甸鎮相連,北連梁徐鎮。總面積37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1個,村民小組209個。總人口31577人,其中非農人口5725人。
大倫鎮位於姜堰市東南部,南接蔣垛鎮,北鄰白米鎮,西與顧高鎮、梁徐鎮毗鄰,東與海安縣接壤;總面積56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6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89個。總人口44288人,其中非農人口4986人。
張甸鎮是姜堰市西南重鎮,全市面積第壹、人口第二的大鎮,總面積91平方千米,轄行政村35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593個,總人口79517人,其中非農人口2900人。
大泗鎮,位於姜堰西南。全鎮土地總面積30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2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00,總人口30367人,其中非農人口1456人。
梁徐鎮地處姜堰市南郊,總面積59.7平方千米,轄行政村22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13個,總人口54849人,其中非農人口2407人。
蘇陳鎮,東與省級姜堰經濟開發區連為壹體,西與泰州海陵區接壤,總面積70平方千米,轄行政村23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43個,總人口6萬多人。
橋頭鎮毗鄰姜堰經濟開發區和姜堰城區,總面積38平方千米,轄行政村7個,村民小組147個,總人口25316人,其中非農人口842人。
淤溪鎮位於泰州市東北郊,距姜堰市區5千米,總面積79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5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17個,總人口46236人,其中非農人口2646人。
白米鎮地處泰州市東大門,與南通市海安縣接壤,總面積51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7360人。
婁莊鎮,位於姜堰市東北部,是泰州、南通、鹽城三個地級市的交界處,總面積68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60個村民小組,5.2萬人口。
沈高鎮位於姜堰市北郊,總面積56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5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35個。總人口37607人,其中非農人口3573人。
興泰鎮地處姜堰市北郊,距市區25千米,毗鄰興化市、東臺市,因革命烈士陳興泰而得名,總面積37.57平方千米,轄行政村8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174個,總人口25657人。
俞垛鎮
華港鎮地處泰州市北郊、距泰州市主城區8千米。總面積73平方千米,轄行政村17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97個。總人口43218人,其中非農人口5958人。
罡揚鎮相傳得名於嶽飛抗金。因嶽家軍屯兵泰州,擺下天罡陣抗擊金兵,天罡陣北門設在罡楊境內,又因境內楊姓家族居多,故稱罡楊。罡楊地處泰州市西北郊,總面積34平方千米,轄行政村7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149個。總人口21221人,其中非農人口941人。
2021年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姜堰區為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姜堰區上榜。
2020年6月,姜堰區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蘇中片區)。
2020年3月,姜堰區被評為第壹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0年2月,姜堰區被確定為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2019年10月,姜堰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位列第68名。
2019年10月,姜堰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位列第71名。
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姜堰區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18年8月,姜堰區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7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姜堰區第壹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16年12月,姜堰區被農業部命名為“第壹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