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在天津幹什麽了
作為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梁啟超在金融方面也有廣博的知識,而他所棲息的天津,自清末以來即是中國的造幣中心,這便成就了歷史風雲際會的又壹個機緣。1914年2月,北洋政府在津設立幣制局,任命梁啟超為總裁。梁氏上任後對造幣廠因幾經變遷資料散失的狀況極為關註,立即命時任造幣總廠廠長的吳鼎昌著手編寫造幣廠史,並精心審定,親筆提寫書名。這部11章約5萬余字的造幣廠史,成為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重要文獻。同年12月,梁啟超因幣制改革主張難以實現而辭職。
1921年9月,受南開大學邀請,梁啟超開始在南開講授《中國文化史》。當時就讀於南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曾親筆錄寫《梁任公先生演說詞》洋洋四千余言。周恩來在文章中描寫當時見到的梁任公“氣度雍容,言若金石”,對梁氏所講“青年今日之責任,其重大百倍於他人”等振聾發聵之語感觸深刻,銘記於心。
梁啟超對南開教育救國的思想和實踐抱有極大希望,曾有意親自主持南開文科,並在南開創設“東方文化研究院”,雖因故未能如願,此拳拳之心、耿耿之誌,已為南開深深銘記。2000年,南開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成立,梁啟超先生的宏願得以實現。
梁啟超寓居津門的14年,也是他傾心致力於學術研究、著述頗豐的壹段時光。在飲冰室書齋,他完成了包括討袁檄文即《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老子哲學》、〈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代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60多篇學術論著;這長達148卷、凡1400萬言的〈飲冰室合集〉是梁啟超留給中華民族蔚然壯觀的文化瑰寶。
在天津,梁啟超與學界名流交往極多,梁氏宅邸名人高士雲集,又形成了壹道清新雅意的獨特風景。他與《天演論》的譯著者嚴復切磋學問,過從甚密;他盛贊嚴修創建南開之舉,並與張伯苓、張彭春兄弟成為摯友,對南開學校傾心襄助;他還曾在飲冰室書齋裏與當時尚在青年、屬後起之秀的學者梁漱溟、徐誌摩等結下師生之誼。
天津的梁氏舊居和飲冰室,還記錄下了梁啟超家學深厚、傳承有方的佳話。梁氏九個子女皆學有所成,其中更有三位成為聲名卓著的中科院院士——他們是:著有《中國建築史》、主持設計新中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建築學家、梁氏長子梁思成,考古學、人類學專家、梁氏三子梁思永和1924年出生在天津飲冰室故居的火箭制造、宇航科學專家、梁氏五子梁思禮。
占地2500平方米的梁啟超紀念館,規整儉樸,氣勢雍容。陳列在各展室中的百余件家具,是按照當年原貌,“原汁原味”仿制、擺放的。“梁啟超與近代中國”展覽,真實地展示了梁啟超熱愛祖國、勤奮治學的壹生。這裏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唯壹的梁啟超生平資料中心和學術思想研究中心。
梁啟超生前曾說,自己乃中國“不可少之壹人”,“數年之後,無論中國亡與不亡,舉國行當思我耳。”
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將永遠銘記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