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醫院感染管理手冊

醫院感染管理手冊

 醫院傳染病人,應根據傳播途徑分別進行嚴密隔離,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觸、昆蟲和血液隔離。下面是我精心為妳們整理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希望妳們會喜歡!

  壹、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壹)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及院感專職(兼職)管理人員三級監控組織,開展醫院感染監測工作。

 (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當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醫院感染專職管理人員的工作匯報,研究改進工作。

 (三)醫院感染管理專職(兼職)人員應根據醫院感染監控制定方案,每半年1次對全院環境衛生、微生物汙染、消毒與滅菌、汙水處理等進行抽樣調查和檢測,每月進行1次醫院感染發病調查,定期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進行考核。

 (四)科室應指定醫師或護士長負責醫院感染發病監測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提出改進措施。

 (五)加強院內感染管理的宣傳教育,了解院內感染監測工作的意義,掌握監測知識,提高醫護人員的監控水平。

 二、醫院傳染源管理制度

 (壹)醫院傳染病人,應根據傳播途徑分別進行嚴密隔離,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觸、昆蟲和血液隔離。

 (二)嚴格執行消毒常規,傳染病人出院、轉科、死亡等離開隔離區時,所有物品必須進行終末消毒。

 (三)檢驗有傳染性的標本時,應當防止汙染工作臺、地面、衣物等。檢驗完畢的標本應先消毒後處理,檢驗單發出前應消毒,菌種應由專人保管,專冊登記。

 (四)對已被感染的傳染病人應盡快治療,醫務人員接觸傳染病人應當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

 (五)高危區工作人員應當定期進行帶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壹)病室內禁止吸煙,做到空氣清新、無蚊、無蠅、無鼠害、無蟑螂,定時清掃,並做到衛生用具專室專用。

 (二)禁止隨地吐痰,亂扔亂倒汙物、汙水。

 (三)醫院內的汙水排放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醫院汙水排放標準。

 (四)各種醫療器械、室內桌、椅、操作臺,地面和空氣等消毒應當按《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和《消毒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要求執行,並定期對消毒劑的濃度、效果及空氣含菌量進行監測。

 (五)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後,必須按照要求洗手,感染高發區醫務人員在操作前後應當進行手的消毒,各種註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須壹人壹用壹滅菌,壹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用後必須及時回收,集中銷毀。

 (六)***用重點監測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治療室、註射室)均應嚴格執行消毒常規,已消毒、滅菌的物品應當註明失效日期,並定期對滅菌物品和空氣進行細菌學監測。

 四、醫院感染防範制度

 1、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無菌操作,戴口罩、帽子。

 2、做到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治療車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汙染區。

 3、沖洗、霧化、激光、微波等治療做到壹人壹用壹物品壹消毒(滅菌)壹擦拭(消毒液擦試)(含氯消毒劑),沖洗用藥液壹人壹用,不久露在空氣中,病人治療完畢及時整理。

 4、開啟的無菌溶液需在4小時內使用,各種溶液不得超過24小時註明開啟時間。

 5、置於容器牛的無菌物品壹經打開,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6、使用後的壹次性物品及時毀形,放在指定的容器內集中浸泡處理後,裝黃色垃圾袋送指定地點。

 7、地面、桌面每天2次用含氯消毒劑濕式打掃。

 8、持物鉗幹燥存放,打開後寫上打開時間,使用時間不超過4小時,油膏缸上寫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開啟時間,盛放鹽水棉球打開後24小時更換,盛放碘伏的油膏缸,每周更換二次。

 9、紫外線照射每天半小時,並有記錄,紫外線強度每半年監測壹次

 管每周壹次用95%的酒精紗布擦拭,每月空氣培養壹次。

 10、每周大掃除壹次,徹底打掃門窗、墻面、地面及物體表面。

 11、每天檢查有無過期物品,壹般滅菌物品不得超過壹周。

 12、非治療物品不得入治療室。

 五、抗生素使用制度

 (壹)醫院定期調查分析全院抗生素使用情況,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並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辦法。

 (二)各級醫師應當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癥和給藥途徑,避免濫用而造成耐藥菌株增加和正常菌群失調,聯合應用抗生素應有明確指證,並應考慮藥物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應,外用抗生素應從嚴掌握。

 (三)已確定為單純病毒感染疾病者,不使用抗生素。發熱原因不明者,應盡可能先弄清病原學診斷後再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別嚴重的細菌感染患者,在抽血或體液送細菌培養後可初步選用抗生素,待細菌培養結果山來後,再按細菌藥敏試驗結果指導用藥。

 (四)急性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日,而臨床效果不明顯者,應當考慮調整劑量和給藥途徑,或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

 (五)細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後,應及時停用抗生素。

 (六)壹般情況下,抗生素不作為預防用藥,特殊情況可作為短期預防用藥或壹次性預防用藥。

 (七)使用抗生素應當本著有效、足量原則,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確定給藥劑量和療程,掌握配藥禁忌、濃度,滴註速度,過敏反應的預防和搶救。

 (八)藥劑科應建立各類抗生素的出入庫及消耗登記制度,對價格昂貴和毒副作用較大的抗生素實行限制性應用,並定期上報臨床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及存在問題。

  醫療信息工作制度

 壹、醫療統計制度

 (壹)醫療登記、統計資料是改進醫院工作,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科學依據,各科室及有關人員應認真負責匯總和收集報表資料,按期分析、統計、上報。

 (二)門診部應當做好門診登記和住院登記,填寫住院卡片和傳染病報告卡,並匯總各科病員流動情況,每日報醫務科和醫療信息統計室。

 (三)各臨床科對出入院的病員應詳細填寫病案首頁、出入院登記和病員流動日報,對搶救重危病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發生醫院感染、醫療差錯和事故,以及輸血、輸液反應等均應詳細登記,並按規定上報。

 (四)醫技科室應做好各項工作的質量登記、統計,並按時上報。

 (五)醫療信息統計室負責全院醫療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報告,實施統計服務和統計監督,做好衛生統計報表工作,按時上報。

 (六)各種醫療登記、統計資料,應當填寫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妥善保管,衛生統計報表應永久保存。

 (七)各種報表報出的時間

 1、日報:次日上午九點報出(假節日等特殊情況例外)。

 2、月報:於下月6日前報出。

 3、季報:於下季度第壹個月10日前報出。

 4、年報:於下年度1月20日前報出。

 5、半年報:於7月15日前報出。

 6、全年統計匯總於下年度第壹季度內報出。

 7、住院病人疾病分類年報於下年度1月15日前報出。

 二、病案管理制度

 (壹)醫院病案室負責全院病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二)要按疾病分類建卡編號,統壹集中管理。

 (三)不得擅自翻閱、轉抄、復制病案。

 (四)復制病案,必須持單位介紹信,經醫務科批準後,方可進行。

 (五)涉及醫療糾紛或事故的病案,在未作出鑒定處理之前,應由醫務科妥善保管,任何個人未經醫院領導批準,不得借閱、轉抄或復制。

 (六)病案室要按時進行出院病案歸檔情況,有權向臨床科室查詢未歸病案的下落,按時向院領導書面報告病案歸檔及管理情況。

 (七)住院病案應永久保存,並遵守病案資料的保密制度。

 (八)保持病案室清潔整齊,做好防火、防潮、防丟失,室內應禁止吸煙。

 三、圖書管理制度

 (壹)圖書室應按《中國圖書分類方法》對書刊進行登記、分類、編目、排架,健全室藏圖書目錄,方便讀者查詢。

 (二)凡本院工作人員借書,必須辦理借書證,憑證借閱,離院時要辦理還書退?證?手續,每次借閱書刊不得超過二冊,借閱時間不得超過壹個月,逾期不還時,圖書室有權催還,超過三個月不還者,按丟失圖書進行扣款賠償(原書價3-5倍)。

 (三)讀者應愛護書刊資料,借閱的圖書必須妥善保管,不得在書刊上批畫、塗寫、撕剪、損壞和丟失,違者按規定賠償,凡損失或丟失圖書室的孤本或價值較高的書刊要加5-10倍賠償。

 (四)圖書室工作人員應密切配合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等各項任務,主動提供有關資料,定期介紹新書刊雜誌內容。

 (五)近期雜誌、工具書及圖書室僅存孤本,只準在室內閱讀,不得拿出室外。

 (六)圖書室內應保持安靜整潔,禁止吸煙,上架的期刊,閱讀應放回原處,非經管理人員同意,不得私拿期刊。

 四、微機工作制度

 (壹)工作人員使用計算機,必須愛護計算機和機房其他輔助設備,各種設備的使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應用軟件應當定期進行檢毒處理,外單位軟件未經檢毒處理,不得使用和復制。

 (二)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做好各種資料的保管工作。在使用中,壹律按有關保密制度辦理,不得外傳、遺失、泄密。

 (二)機房要保持整潔、機房嚴禁吸煙、會客喧嘩、玩遊戲及其他壹切與工作無關的活動,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機房。

 (四)信息資料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凡需要調用、復制,應經領導審批。

 (五)工作完畢關好機器,切斷電源、關好門窗,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