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練習毛筆字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學寫毛筆字之前,首先得準備必備工具,那就是古人稱之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
第壹節、毛筆
壹、 毛筆的種類 ?在挑選毛筆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壹下毛筆的種類和性能。毛筆的種類很多,筆頭都是用動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們往往以筆毫彈性強弱的不同來進行分類。壹般分為硬毫筆、軟毫筆與兼毫筆三種。 ?
二、選筆的竅門
古人對毛筆的要求很高,必須符合“尖”“圓”“齊”“健”四項標準,稱之為筆有“四德”。
尖,指筆頭要尖,也就是筆毫凝聚在壹起時要鋒利。
圓,指筆的四周遙遠壯飽滿,成圓錐狀,不可在某壹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話,寫到這壹面時筆畫就會出現缺角,不夠圓滿。
齊,指筆發開以後,筆毫的長度要內外壹致。檢驗的方法是,將發開的筆用手指把筆毫捏扁,使筆尖如油畫筆似的呈扁平狀,這時可清晰的看清筆毛的長度是否壹致,好的筆應該齊平劃壹,書寫時齊心合力,筆畫圓滿,起倒自如。差的筆筆毛往往高低參差,書寫時在轉折挑剔或出鋒處常有筆毫露在筆畫之外,古人稱它為“賊毫”。
健,指筆毫要有彈性,筆力挺健。筆按下去,筆毫鋪開;筆提起來,筆毫自然回復到凝聚狀。差的筆按下後就聚不起來,說明雜毛多,筆力不健。 ?
我們在選筆時,理所當然要選具備“四德”的筆,但實際上櫃臺裏拿出來的筆,筆毛都用膠水聯合在壹起,因此只能檢查筆的“尖”和“圓”,至於“齊”與“健”,只有待筆發開來以後才能檢查。
第二節、墨
墨的種類選擇
墨是寫毛筆字的黑色顏料,古時候以礦物質氧化錳為墨,叫石墨。漢以後開始用松煙造墨。宋以後開始生產油煙墨。
(壹)松煙墨
松煙墨是用松樹枝熏出來的煙灰摻以動物骨膠搗制而成。由於骨膠會腐,故配以麝香、冰片、豬膽等藥材防腐,並能解膠而增強墨的滲透力。
(二)油煙墨
油煙墨是用豬油、桐油(現在多用煤油)熏出來的煙制成的。油煙墨,色黑而有光澤;松煙墨,色黑而沈著無光。
墨的質量也有優劣之分。好的墨要求質細、膠輕、色黑、聲清。
質細,指墨錠內無砂子雜質,煙質細膩。膠輕,指骨膠不能太多。膠重了,稍壹研墨已很稠,但書寫時筆畫不黑,還滯筆。好墨膠輕,磨不多時色已黑,又書寫流暢。
色黑,指墨色要黑,若泛紫光則更佳。聲清,是指磨墨時聽不到研墨的聲音,說明墨無雜質。另有壹說是指敲擊墨錠聲音很清脆,說明膠輕。具備以上這些優點的好墨由於膠質不多,故比較脆,容易跌斷,因此要註意保存。
第三節、紙
壹、寫毛筆字的紙
書法作品壹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於表現墨色的枯濕濃淡。但宣紙原料為檀樹皮,制作工藝復雜。古人有“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說,故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壹般用元書紙、毛邊紙等價格低廉的紙。
第四節、硯 ?
壹、硯的種類
硯臺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備工具,最名貴的硯臺是端硯和歙硯。
端硯產於端州,即今廣東省肇慶高要縣。端硯的特點:“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磨磨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端溪硯史》)
也就是說,好的硯臺質地細膩,磨墨時,既發墨(容易磨的濃)又沒有聲響,而且墨還不易幹燥。因此端硯的濕潤細膩是馳名中外的最佳品。但價格昂貴,是收藏家的珍品,不是初學者應該追求的。
二、硯臺的選擇及使用方法
對於初學毛筆字的人來說,硯臺無需考究,壹般的磚瓦硯就可以了。不要選雕龍刻鳳的工藝硯,選普通的圓形帶蓋、壁薄池深的為好。壹者盛墨多,利於寫大字;二者用完了壹蓋,既防止幹燥,又不易落灰。
選購時要註意硯面平整,不能有裂縫,石質細膩,但又不光滑如鏡,太光了磨墨不下墨;但又不能太粗糙,硯面粗糙,磨墨聲大,磨出來的墨粒太粗,影響墨韻,還會傷筆毫。
擴展資料:
鎮紙,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現今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壹、鎮紙的起源
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壹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興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壹種文房用具——鎮紙。
最初的形態基本上是青銅器等金屬制造,明清逐漸發展采用玉質、石質、瓷器、紫檀木、烏木等材料制作的,其中以石質的為多;在造型上由於文人印字、刻硯之風日盛及對聯的廣泛應用,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上面刻詩詞格言,或畫竹梅菊蘭之類,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裏,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當有畫龍點睛之妙。
二、鎮紙的選擇和使用
集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的鎮紙,對於初學者,可以不作為考慮的範圍之類。當然,如果有財力、有機緣,收納壹個頗具特色的鎮紙,為書畫生活增添色彩,倒也是件趣事。
壹般來說,可以先考慮普通木質鎮紙,價格相對便宜,且頗能營造出筆墨生香的意蘊。至於玉石、金屬、紫檀木等鎮紙,價格稍貴,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做壹壹說明。總之,想練好字,最重要的是堅持,至於外在的物件,隨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