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壹):對李達康的去娛樂化和去功利化解讀
不過當下人們對達康書記的解讀主要呈現出兩種傾向,壹種是 娛樂化 ,把它列為“漢東男子天團的成員”,買他的水杯,收藏他的表情包;另壹種是 功利化 ,提煉壹些官場秘笈和處世指南。其實,李達康這個人物的話題熱度與他身上的糾結和復雜,都有重大而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
沙瑞金空降為漢東省委書記後,讓老革命陳巖石給班子成員講廉政課,陳巖石回憶了那個浴火崢嶸的歲月,表達了對當下“前腐後繼”的不解和痛惜, 每個人的行為和選擇都是有成因的,說得高尚些那叫信仰,說得通俗些那叫動機 ,陳老壹身正氣,因為他有那個革命年代的信仰。
現在很多政府機關也會開這樣的廉政課或廉政大講堂, 但是反腐只靠道德教化和理想感召是不行的 ,尤其是80後、90後等年輕壹代,他們對陳老這壹代人的經歷無法感同身受,他們是互聯網時代的移民和原住民,他們的信仰更趨向於民主平等和契約精神,要讓反腐倡廉在他們中間獲得***鳴,就要打破時代的局限,在人性中尋找***通點。
在李達康身上,沒有太多的時代烙印和豪言壯語,他的精神和氣質更為純粹,他要當壹個好官,能當壹個好官,是因為英雄的男性苛爾蒙和強者的人生選擇, 但現實是殘酷的,選擇意味著矛盾,選擇就要承受代價。
在官場小說《二號首長》中,省委書記趙德良也是個胸有丘壑的政治強人,他的秘書唐小舟到他家中時發現,趙德良娶的是壹個中央老首長的女兒,這個女兒是個身體畸形的殘疾人,那壹刻,唐小舟的內心竟也生出對趙德良的同情;在電視劇《瑯琊榜》中,梅長蘇低眉淺笑,智計無雙,但這都是在他的人生發生了痛苦的蛻變之後,他病態孱弱,命不久矣。
強者李達康也是壹樣,周梅森說,這個人物寫得最糾結,他屢屢背鍋,個人生活也是悲劇,但正是這種缺憾和反差,有更高的真實性和認可度,讓反腐的主題表達獲得了最大公約數。
李達康的妻子歐陽菁在接受審訊時表示,李達康不幫襯親朋好友,不顧家,夫妻二人的隔閡逐漸加深直至分道揚鑣。林華華當即表示“小女人”的同情和理解,可“大女人”陸亦可卻怒其不爭,說歐陽菁分不清公義和私利,和李達康根本是兩路人。 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樣壹種怪象:壹方面人人都在呼喚清官,但另壹方面如果身邊真的有個海瑞或包拯,卻又將他列為異類和怪胎,因此,有陸亦可這樣的覺悟並不難,可能將這種覺悟落到實處的,又有幾人?
為了避嫌,李達康甚至有些矯枉過正,按理說,王大路,易學習,都是保住他政治生命的老同事和患難之交,但當他的仕途越來越順之時,卻處處提防二人並盡力撇清關系,實際上,投身商海的王大路並無趨炎附勢之心,可站在李達康的角度看,這是何嘗不是壹種理性又無奈的選擇。
在得力下屬丁義珍因貪腐出逃,在妻子歐陽菁涉嫌職務犯罪後, 李達康雖然全身而退,但他最終要承受的是家庭破碎、親情淡漠、友情疏離的孤獨命運,改革需要李達康 這樣的 幹將,可如果像這樣的幹部終究無法和周圍的環境達成和解,那註定是鳳毛麟角 。有人會把這壹切歸因為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我覺得不要動輒就說人情,哪個時代、哪個文化背景下都有人情,即使人情社會真的是原因,那也是我們反腐中繞不開因素。
李達康能公而忘私,但這畢竟是個例, 所以反腐,不是要公而忘私,而是要公私分明,要通過制度建設把正視和約束人性中的私相結合 。比如基層公務人員,承擔著”最後壹公裏“的責任,但他們的工資,尤其在西部落後地區,還是比較低的,而且晉升渠道和評價體系都相對單壹,這種狀況應該改變。
李達康三句不離GDP,這當然沒有錯。
作為壹位新聞從業者,今年我參與了全國兩會報道,我曾采訪了壹位來自基層的村支書代表,我問她,農村工作的最大突破口是什麽?我的本意是想把她往美麗鄉村、田園牧歌這個方向引,但她的回答很簡單,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那壹刻,我又壹次鄙視了自己身上矯揉造作的文藝青年習氣,先別談什麽花架子,首先要掙錢、要就業、而這些都要仰仗GDP。
李達康的GDP理念也並非短視,在開發區招商的過程中,他拒絕了壹些高汙染的企業,他力排眾議,打造了將開發區建設和采礦塌陷區治理相結合的綠色GDP。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在高歌猛進追GDP的過程中,他屢屢用人失察,成了丁義珍這群貪官的保護傘。
屢屢失察,僅僅是因為知人善任是李達康的短板嗎?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最強勢的GDP增長點在哪裏?是城鎮化建設,是房地產開發, 在大水漫灌地刺激下,在摧枯拉朽地拆建中,土地資源釋放出了驚人的財富,也激發了驚人的貪欲和復雜而激烈的社會矛盾 ,但李達康要的是效率,不問過程,只看結果,這就造就了滋生了貪官的土壤。
達康書記,我知道妳是行走的GDP,但是江湖險惡,妳不能只顧效率。
劇透壹下,在原著中,兢兢業業二十幾年的老處級易學習被沙瑞金發掘並重用,成了京州市紀委書記,他感慨,李達康還是當年那個李達康,但又不是當年那個李達康了,不變的是李達康說壹不二的作風,但當年搭班子時他是縣委書記,是班長,李達康還能有所顧忌,而現在成了壹把手,京州的事就是他的壹言堂。
為什麽會有“壹把手負責和壹把手問責“,其本意是提高行政效能,特別是對於壹些重要的、難推進或者需要多頭管理的事。在中國,“九龍治水”往往意味著推諉扯皮,所以要夯實責任人,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壹把手負責”是很有必要的,但另壹方面,我們在幹部的任用上能上不能下,容錯機制又不夠完善,所以就有不少像孫連城這樣懶政的“混混官”。
李達康是很痛恨懶政的,他諷刺孫連城說,妳現在的心思都在天文學上,那好,給妳找個更能發揮特長的職位,少年宮的輔導員。孫連城提拔無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將責任推給了壹把手。而這又從客觀上讓像李達康這樣雷厲風行的壹把手更習慣於壹言堂,這其實是個惡性循環。
很多人都很迷戀達康書記開會時強大的氣場,李達康的扮演者吳剛說,他為什麽能演得那麽傳神?是因為看了大量高級領導開會的錄像,藝術來源於生活, ”強勢而跋扈“的壹把手確實不少。但若權力不受監督,不關進籠子,達康書記能壹直全身而退嗎?
周梅森說,他寫小說,不列提綱,不寫人物小傳,而是讓人物按照其邏輯脈絡恣意發展,所以在《人民的名義》第二部中,保不齊李達康這個人物會出現反轉,命運未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