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地獄形態和佛家的地獄形態有什麽區別?
《玉歷寶鈔》是道家的,而《地獄變相圖》是佛家的。首先,應該說明壹點,道家的地獄形態和佛家的地獄形態是有區別的,但是,佛與道在壹千多年的時間裏,有壹個相互借鑒和相互吸收的過程,因此,道家的地獄形態和佛家的地獄形態兩者中間也有相互借鑒的現象。比如,道家地獄的描述中也借鑒了佛教的壹些術語和概念。由於上面這個原因,現代佛教的地獄和原始佛教的地獄已經有所改變。為了將問題簡單壹些,我所引述的佛家地獄概念主要是現代佛教的概念。下面說壹下道家的地獄形態和佛家的地獄形態的區別之處:第壹,在概念上的區別道家的地獄是陰間的壹個組成部分,僅僅相對獨立的。道家認為,人死以後,要到陰間去,但不壹定會到地獄去。地獄是有罪的人接受懲罰的地方。佛教的地獄是六道之壹,是壹個完全獨立的地方,不附屬於其他的道。第二,在功能上的區別道家的地獄是懲罰有罪的人的地方,有極強的懲惡揚善的目的性。在陽世的人犯罪以後,壹定會在地獄接受判決和懲罰。這是道家地獄的壹個基本功能。佛家的地獄是六道之壹,因為緣才去的,去地獄的人不壹定是有罪。比如,天道由於享受過度,死後直接到了地獄。這是佛家的觀點。第三,在結構上的區別道家的地獄是壹個平面結構,十個殿相互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只有職責之分。不同的殿管理不同的罪行。佛家的地獄是立體的,有高下之分。民間所謂“十八層地獄”的說法就是對佛家地獄的概括。佛家經典認為,處在不同的地獄中對修行有不同的結果。越是在地獄的底層,修行越困難。因此佛家認為,千萬不能到地獄去。第四,管理上的區別道家的地獄是模擬人間的官府。是壹個機構,地獄中有官吏,有鬼卒對地獄進行管理。佛家的地獄沒有這套東西,也沒有人對到地獄的人施行懲罰,而到哪層地獄就自動受哪層地獄的罪。這可能使信眾更覺得可怕。第五,到地獄的人結局上的區別道家的地獄對於接受懲罰的人沒有設定結束的時間,那些因為在陽世犯罪的人,在地獄要永遠接受懲罰,痛苦是無盡頭的。佛教的地獄是有終點的。因為佛家的地獄是六道之壹,而六道都在在輪回之中。所以地獄既然有輪回,在理論上就必然有終點。也就是說,地獄中的眾生因為緣,不會永遠在地獄待著,在某壹個時刻,會輪回到其他道去。另外,佛教還特別強調,佛有能力到地獄拯救地獄裏的眾生。這和道家的地獄完全不同。佛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就是這個意思。大體就是這些。可能還有壹些沒有總結到,但主要的原則區別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