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海的先進事跡
創宏圖偉業,潤壹方沃土
——河北宏潤重工股份董事長劉春海同誌先進事跡
(壹)艱苦創業,勵精圖治,把企業做大做強
劉春海同誌原在鄉鎮企業工作,1989年調縣科學技術委員會任副主任,1992年主動請纓帶領剛從院校分配到機關工作的幾名大中專畢業生和十幾名鄉鎮企業的工人,在當時壹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住所的情況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創辦了隸屬於縣科委的企業“鹽山縣特種管件研究所”。在以後五年的時間內,他帶領企業開發了多種新產品,其中五項產品獲國家專利,二項產品分別獲河北省科技成果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壹項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企業被命名為“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
劉春海同誌從宏潤重工於1992年建立至今壹直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十九年苦心經營過程中,他帶領宏潤廣大職工勵精圖治,經過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次大的改制和擴規,使壹個資產不足40萬元,員工不滿20人的作坊式企業,發展成為現有四個廠區,總占地面積36.6萬平方米,職工808人,總資產達到7.78億元的規模。在2009、2010兩年經濟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仍然分別取得了4.7億元、 4.9億元的銷售業績,年納稅超千萬元,為振興縣域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宏潤重工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管道裝備制造行業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之壹。
(二)意識超前,捕捉商機,搶占未來市場
2001年國內電力設備市場處於低迷期,劉春海同誌以壹個成熟企業家的眼光,預見到了中國電力建設的大發展,決策公司進行技改擴規,投資2000萬元擴大了20000平方米電力管件、鍋爐部件生產車間,增加了3500噸大型壓力機,配套工業電視系統的自動彎管機,MPM、成排彎等大型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鍋爐部件制造設備,贏得了市場先機,打下了與哈爾濱鍋爐廠、東方鍋爐廠、上海鍋爐廠等大型企業合作加工的基礎,每年增加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
面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劉春海同誌帶領企業逆勢而上,毅然投入巨資,相繼開發了風力發電塔筒生產線、3000T/D(MED)海水淡化裝置、5萬噸熱擠鋼管液壓機、高低壓加熱器、球罐生產與安裝等項目。如今,宏潤重工已經形成了多元化、高層次的產品結構,其大口徑高壓厚壁無縫鋼管、巨型鑄管模、A級鍋爐及部件、A1-3級壓力容器、管件及配管、核電產品、冶金水冷設備、海水淡化設備、風電塔筒等大型成套設備等產品,做到了旺季有錢賺,淡季有活幹,企業迅速變大、變強、變活,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位居我省管道裝備制造業的前列。
(三)重視資質,提升等級,確保產品質量
為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建有獨立技術研發中心、中央實驗室及院士工作站,並配套健全的生產管理制度和質保檢驗體系。劉春海同誌憑借近30年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意識到行業認證將是以後企業進入市場的必備資質和先人壹步的制勝法寶。此後,公司在劉春海的帶領下,開展了壹系列認證工作,並先後取得了3S質量管理體系證書;自營進出口企業證書;民用核承壓設備制造資格許可證;美國ASME.U.S鋼印產品制造資格證書;電站壓力管道產品制造資質證書;船級社船用管件制造工廠證書;A級鍋爐制造許可證書;A2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書;壓力管道元件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書等資質資格。目前公司正在全力開展核電、不銹鋼管、球罐安裝、實驗室等多項取證工作,預計今年6月份上述產品證書即刻發放到企業。通過資質認證,健全管理體制,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搶抓市場,為企業贏得市場份額和話語權。
(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重視節能環保
宏潤公司作為重工企業,也是我市能源消耗大戶。劉春海同誌認為,如果企業從細微處著手,進行全方面節約,不但可以節省部分煤電資源,提高環保,同時也會使生產成本進壹步降低。在他的建議下,公司成立了節能降耗領導小組,並將2010年作為節能降耗管理年,重點實施了加熱爐、煤氣發生爐改造、變壓器加裝節電裝置、煙囪除硫裝置、優化工藝等多項措施,大大降低了煤炭、電能、天然氣等原材料消耗,既減少了成本投入,又降低了汙染物排放,使公司效益不斷增加,僅此壹項,每年可為公司節約資金500多萬元,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劉春海同誌也因此受到縣政府的嘉獎和表彰。
(五)以人為本,人性至上,勇擔社會責任
員工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為職工創造壹個舒適、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壹名企業家必須履行的責任。
壹是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宣傳企業文化。自2002年起劉春海主持創辦了公司內部刊物《宏潤人》,深受公司員工的歡迎和喜愛。公司還辦起了有藏書近萬冊的圖書室和書畫室,修建了籃球場,對員工宿舍實施了公寓化管理,為員工創造了較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使員工真正找到“家”的感覺。二是成立了公司工會組織,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傾聽群眾意見,改進工作方法。三是建立了職工工資發放和晉升的長效機制,健全職工招聘、勞動作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等全方面的制度,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學習、培訓。四是為職工辦理工傷、養老等社會保險,註重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為員工工作生活提供切實保障。
他不但做到了為公司的經營發展嘔心瀝血、竭盡全力,他還熱心公益事業、扶貧支教,始終保持***產黨員的先進性。十幾年來他個人為鹽山公益事業、春苗工程、5.12四川地震災區等捐款累計達400多萬元,安置了380多名下崗職工就業,為社會提供了近千個就業崗位,為鹽山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