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什麽意思
意思:
1、玩具。通常以竹篾為骨架糊以紙、絹而成,用長線系之,能乘風高飛。
出處:明·陳沂 《詢蒭錄》:“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漢李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呼風箏。”
翻譯:風箏就是紙鳶、也叫風鳶。最早由五代的李業在宮中制作而出,用線拴著乘風飛行做為遊戲。後來在風箏的頭部放上竹笛,風從中刮過發出的聲音如同箏壹般,俗稱風箏。
引用: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回:“丫頭們拿過壹把剪子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颻颻隨風而去。”
例句:放學後,媽媽帶小明出門去放風箏。
2、懸掛在殿閣塔檐下的金屬片,風起作聲。又稱“鐡馬”。
出處:唐·李白 《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
翻譯:兩側的廟廊鼓聲隆隆,飛檐四角的鐵馬片在風中沈吟叮叮。
讀音: fēng zheng
擴展資料古文引用:
1、《怨郎詩》兩漢:卓文君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壹世,妳為女來我做男。
翻譯: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壹世妳做妾來我為郎。
2、《連昌宮詞》唐代:元稹
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箏碎珠玉。
翻譯:塵土埋沒了粉壁,陳舊的金屬花片。鳥兒啄著掛在檐棱間的鈴鐸或金屬,發出碎玉般的聲音。
3、《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五代:毛熙震
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翻譯:滿院的梨花如飄香的白雪,高樓的靜夜裏,檐下的箏片在風中嗚咽。彎月斜照簾帷,我思念的郎君,近來夢中也難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