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南方洪災被編成段子,妳怎麽看?

南方洪災被編成段子,妳怎麽看?

1998年,那壹年我十歲,可是卻見證了人間最悲催的壹幕。

我在洞庭湖畔長大,那壹年的夏天,天好像被捅了壹個洞壹樣,不停地下雨,人心惶惶,極其恐怖。

洞庭湖、鄱陽湖因為連降暴雨,水位迅速增加,出現了全流域洪水。

我親眼看到堅固的河堤在幾秒中之內被完全摧毀,我親眼看到洶湧的河水怒吼著把壹座房屋完全吞噬,我也親眼看到村裏的叔伯種了壹年的水稻被摧毀後跪在河堤上痛苦的場景......

但這些我沒有太多時間去顧及,因為我要幫著家人們在洪水中去搶救衣物。

舅舅的房子被水淹了,我趕到的時候水已經到了腰間,外公外婆的房子全部被水吞噬,家具全部漂浮在水中,我們全家人壹起在水中爭分奪秒搶救。

洪水來的時候,往往就是那麽壹瞬間,有的人逃不出來,就被淹死在自己的房子裏面,有的人來不及多做準備,糧食、鈔票、貴重物品就全部被水沖走,失去所有。

那個時候,到處是這樣的沙袋壹摞摞碼放在河邊抵抗洪水的侵襲:

所見之處都是壹片白茫茫,房屋只剩下半截;

抗洪救災的解放軍戰士日夜守在河堤口,不斷檢測水位,誓與大堤***存亡:

據初步統計,98年全國***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有壹個廣場,叫“98抗洪廣場”,那壹年眾多戰士跳進水裏,組成人體木樁,用以阻擋洪水,慘烈而悲壯,許多戰士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後來百姓設立了這個廣場紀念他們。

那壹年我雖年幼,但是在洪水面前看到了生命的迅速消失、災難的痛苦以及面對洪水時人類力量的薄弱。

這些場景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中,以至於後來的每壹次提到洪水都有壹種深深的擔憂和後怕。

2020年同樣如此。重慶水文監測總站發出1940年來首次紅色預警,重慶綦江將出現1940年以來最大洪水。

江西汛情告急,因為連日暴雨,鄱陽湖水位大漲,突破1998年歷史水位極值,超過警告水位2.68米,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

江西婺源修建於南宋時期的800年彩虹橋,頃刻之間被洪水沖斷。

湖南發布洪水橙色預警,多個地方全部被洪水淹沒。

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上下***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汛情災情已致27省3789萬人受災,141人失蹤,倒塌房屋2.8萬間,損失不可估計.....

更讓人痛心的是,我們不斷聽到有年輕的戰士在洪水中獻出寶貴的生命。

但,即使前方有危險,我們也絕不能坐以待斃。江西江洲鎮,全鎮老幼撤離,2000青壯年不計代價從外地回家鄉抗洪,和村莊***存亡。

記者鏡頭下,受災群眾在渡口排著長隊等待過江,要在壹天內全部轉移完畢。

他們只來得及帶上壹些必備物品,提著幾個小包,被迫離開那個自己住了壹輩子的家。

有人不斷嘆息:就這麽都放棄了,放棄了,沒辦法。

是的,沒辦法,在天災面前,人類的力量真的太弱小,我們只能盡自己的微弱力量,讓損失變得最小。

那壹張張圖片,壹個個場景,真的是觸目驚心。

我想說的是,這是壹場災難,正在有人因為這場災難而失去生命,正在有人因為災難而變得流離失所,災難如果擴大,受災的地區也會擴大,它與我們每壹個人都息息相關。

它不是段子,而是浸透了血汗、飽含了人間疾苦的災難。

然而,從江西洪水肆虐開始,就有人在網上調侃,壹個個段子在朋友圈刷屏。

有人幸災樂禍地說:只要心態好,門口就是巴厘島;

還有人拿洪水中移動的房子來調侃房價:為了防洪,新安江水庫自建成61年來首次9孔全開泄洪:

於是又引來壹場看熱鬧網友的狂歡:

“哇,這也太壯觀了,有人敢去橋上走走嗎?。”

“這下下遊人民不缺安江魚吃了。”

甚至因為這裏靠近農夫山泉水源地,有人趁機抖機靈,“這泄得不是洪水,可都是農夫山泉啊。”

長沙,因為洪水導致瀏陽河和湘江呈現出了涇渭分明的景象,網友卻說,看,好像鴛鴦鍋!

鄱陽湖汛情告急,可是他們卻還在調侃有沒有大閘蟹:

更過分的是,壹些網友直接罵活該:

某氣功大師嘩眾取寵在河岸發功退洪水,無數看熱鬧的群眾圍觀:

於是又被改編成了段子,在各大微信群博人們壹笑。

還有穿泳褲、坐挖掘機、坐澡盆參加高考的考生,變成了各種段子和笑話,拿出來調侃......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多到我看不下去。

沈默無語,只有壹聲嘆息。

幽默嗎?好笑嗎?

對不起,我真感受不到。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當妳拿災難當成段子去調侃或抱著看熱鬧心態的時候,妳要記得別人正在失去什麽。

有多少人,正在因為這場洪水而拋家舍業,被迫流離;

又有多少,因為那些妳眼中“壯觀的奇景”,失去了生命;

還有多少人,年紀輕輕就奮鬥在抗洪壹線上,吃不好睡不好,埋頭苦幹,浸泡在汙水之中,累得站著都能睡著,他們的家人,也在擔心他們的生命安全。

這個時候,調侃、嘲諷和譏笑,根本就是毫無同理心的表現。

災難來臨,不壹定要求妳去付出什麽,但請壹定:當妳站在岸邊的時候,不要把別人的災害當做笑話來看。

江西鄱陽黃紫益,為了蓋房子,借了好幾十萬,這些年為了還債,他壹直遠離家鄉到南邊打工。

洪水來臨的時候,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忙碌了壹輩子蓋起來的房子,頃刻之間就被完全沖垮。

逃走之前,黃紫益還想進去拿放在家裏的5萬塊錢,女兒抱著他的腿喊著:不能拿爸爸,要保命。

最後他只好放棄,看著曾經的家被洪水卷走,他終於流淚:真的想死的心都有。

安徽歙縣,壹名茶廠老板,洪水泡毀了他三千噸茶葉,損失9000萬,壹夜之間,債臺高築。

他是看著疫情期間茶農不容易,就特意多收壹點,可是沒想到這樣,在接受采訪時他還是沒忍住,掩面痛哭。

湖北黃梅縣,暴雨導致山體滑坡,9名百姓被埋,壹名女子不斷哭喊著:我兒子被埋在裏面了。

太難,太難,今年真的太難,除了堅強,我們能做的事情太有限。

我們根本想象不到,那些受災的人民究竟面臨著什麽樣的困境,在經歷著怎樣的內心煎熬,以及這件事情會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沒有經歷過洪水不能做到感同身受,那麽請不要嘲笑,不要把他們的苦難當成段子調侃。

不要擁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請保持做人最後那壹點點悲憫之心。

圍觀災難,看熱鬧不嫌事大,結果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只能痛哭。

正如《流浪地球》所說的那句發人深思的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壹場災難,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1998年特大洪水,我是壹名親歷者,也是壹名受害者,妳知道那壹年水稻被淹了之後我們是怎麽度過的嗎?

東家借西家,只能靠領救濟糧和壹些賑災補助過活,每個人每天吃多少都要精打細算,吃飽是不可能的。

至今我都非常厭惡吃紅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糧食,往往都是壹點糧食,再煮壹大鍋紅薯。

我讀小學,最熟悉的壹句成語就是“壹方有難,八方支援”,因為那壹句話常常被印在賑災物資的那壹個盒子上面。

妳背過賑災捐助的舊書包嗎?我有。

妳穿過賑災捐助的舊衣服嗎?我有。

那個時候,每壹次來了救災物資在村口發放的場景,現在我都歷歷在目,那壹年我們怎麽度過的,妳根本想象不到。

寫了這麽多,我想說的是,苦難就是苦難,它是很難熬很難熬的壹段歲月,沒有經歷過的人,真的不會懂。

所以,我如今看到很多人在調侃洪災,心裏真的無法接受,內心生氣而又心酸。

我知道,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但是可不可以,在同胞受難之時保持壹份敬畏之心?

面對災難,我們需要的是悲憫,是同情,更是智慧,而不是不合時宜的譏笑,自以為樂的愚蠢。

不要消遣每壹場苦難,不要無視每壹個受害者,生而為人,這是我們每壹個人應該有的底線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