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攪拌器的技術及裝置概述
電磁攪拌技術是瑞典在1930年首先提出的,1939年電磁攪拌裝置在瑞典鋼廠的電弧爐上做了初步實驗,在針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多次改進後,世界上第壹臺能適應工業生產的裝置——15噸電弧爐用電磁攪拌裝置在1947年問世。
進入50年代初期,世界各國對電磁攪拌裝置極為重視並開始廣泛研究應用。原蘇聯在5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並定型生產,配套使用在25噸電弧爐上。我國是在6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到70年代中期制成了40噸電弧爐配套使用的大型水冷電磁攪拌裝置。目前,電磁攪拌技術已在黑色冶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繼瑞典在電弧爐上應用電磁攪拌裝置之後,美國、日本等國家又相繼研制了鋁熔爐用電磁攪拌裝置,取得了明顯的工藝效果,並且發展很快,發展至今鋁熔爐用電磁攪拌裝置的設計制造技術均已成熟,可滿足不同噸位鋁熔爐的攪拌要求。
鋁熔爐用電磁攪拌裝置是我國“七五”期間的科技攻關項目,相關研制單位經過不斷努力,成功研制了鋁熔爐用平板式電磁攪拌裝置,並於1987年12月28日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組織的專家鑒定,獲得了1991年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被列為國家“八五”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九五”重點新技術推廣應用項目計劃。
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鋁工業發展很快。大容量鋁熔爐不斷湧現,同時對產品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人工及機械攪拌方法根本不能適應這壹需要,而電磁攪拌技術以其實施攪拌方便、充分、能確保產品質量、不汙染鋁熔液等優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有人評價電磁攪拌技術是目前國際鋁合金熔煉攪拌工藝中最先進的技術,而電磁攪拌裝置更成為了鋁熔鑄業的必備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