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壹直漲價,快遞漲價真的合理嗎?
對於雙11快遞的漲價,我們已經心照不宣了。每年的11日,快遞公司似乎都會集體漲價,這已經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至於對外統壹講話,自然很簡單。例如,訂單數量激增,車輛、材料和材料的運輸,以及人員短缺都需要增加額外費用,因此價格上漲是不可避免的。
有商戶表示,從11月12日起,中通正常送貨每公斤4.5元的快遞費將漲至每公斤7.5元。如果快遞寄往北京或上海,每公斤快遞費將在7.5元的基礎上增加2元。這個成本對於普通平臺來說是不錯的,但對於平度多領頭的沈陷電子商務來說卻是很難的。
對於顧客價格低、以薄利多銷為主導的品多多多等中小商店和商家來說,快遞漲價讓他們左右為難。如果他們接受漲價,他們將失去壹個單壹的價格。如果他們不接受漲價,他們將不得不暫停營業。用戶的流失和後端工廠的關閉將帶來更多的損失。
壹般認為,“雙11”期間快遞數量劇增,導致物流壓力沈重,成本上升。壹些專家在采訪中也指出,過去快遞企業普遍追求規模上的低成本競爭,但現在快遞行業的利潤持續下滑。為了保證相應的服務質量,快遞公司考慮自身成本,適當提價的情況也是合理的。
然而,壹份財務報告擊中了我的臉。讓我們來看看2018年第四季度各快遞公司的財務報告。第四季度,中通收入56.25億元,凈利潤12.90億元;第四季度,中通收入274.65億元,凈利潤19.04億元;第四季度,中通收入170.14億元,利潤20.45億元。大多數快遞公司在第四季度取得了比過去幾個季度更好的業績。說真的,因為成本而不得不提價是假的。抓住這個機會大賺壹筆是真的。
首先,“雙11”期間是快遞公司全年下訂單最多的時期。作為壹家公司,它總是害怕沒有顧客。還有什麽地方覺得太多的顧客是麻煩的?如果公司的承載能力不夠,應該允許更多的中小企業加入,而不是通過提高價格來限制消費。
就像我們去店裏買水果的時候,因為我們覺得顧客太多了,店裏會提示:“小店跑不了,妳的顧客多付錢,讓我多請人幫忙”,然後把水果1元換成5元賣?難道不應該允許顧客去其他水果店嗎?壹方面,所有快遞公司的集體漲價將不允許他們選擇(其他門店的水果價格也有所上漲),另壹方面,他們也會高興地看到訂單量的激增和竊笑聲,他們也會宣稱正在考慮客戶體驗。
財報顯示,四季度快遞業總收入高於上季度。如果“雙11”的成本確實太大,那麽頻頻上漲的表現就很難被欺騙。成本上升是個錯誤的提議。抓住機會賺大錢是真的。此時,商家和電子商務平臺根本無法拒絕。所有的快遞都在漲價,所有的顧客都在等著。壹旦拒絕提高快遞價格,在“雙11”期間,商品將無法正常送達用戶手中,損失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