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羅斯福總統在開戰前後做了哪些決策

羅斯福總統在開戰前後做了哪些決策

羅斯福在1941年初提出四大自由為國策,三月美國通過租借法案,這些都明確站在反法西斯立場,並且積極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四月開始和日本談判撤軍中國等問題。

五月由於大西洋戰況的激化,羅斯福正式下令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這是僅次於戰時狀態的戰備安全對策,實際美國此時已經步入戰爭,羅斯福公開宣布支持蘇聯和中國,到七月下令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逼迫日本從中國撤軍。

八月羅斯福簽訂法案延長軍人服役期,十月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同時日本在九月通過若日美談判無望就對美國開戰的決議。

十月日美談判破裂,東條英機上臺,十壹月決定對美開戰。羅斯福通過破譯密碼知道日本開戰企圖後,為和平做了最後努力,在十二月六日寫信給日本天皇,要求提高兩國談判規格,進行首腦會談。

呼籲和平,但遭到東條阻撓,東條即沒有下令山本艦隊返航,也沒有去見天皇,他決意開戰說已經晚了,結果斷送了日本最後的和平希望。

就在這壹天羅斯福還簽署了開始研制原子彈的計劃。羅斯福並沒有用苦肉計故意讓日本偷襲,美國決策層已經讓部隊進行了警戒,當時美國已經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進行了戰備,但美國並不了解日本具體攻擊計劃和作戰方式,也派出航母去警戒離開珍珠港,要珍珠港防範。

但像丘吉爾防止泄露破譯密碼犧牲考文垂那樣,美國不可能把最高機密完全透露到基層。

羅斯福和美軍上下都不會想到航母攻擊方式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即使日本自己都沒想到,航母戰略自珍珠港戰役後成為主導海軍戰略的新模式。

比起丘吉爾忍痛做出犧牲考文垂壹言不發,羅斯福等對下層提出的警告和透露的機密已經算是很多啦。

山本五十六的偷襲計劃確實達到出奇制勝的程度,這次偷襲的成功也對羅斯福和美軍上下產生震撼。

美國在遭遇慘敗痛恨恥辱的同時,也吸取教訓把航母戰略放在最優先的地位。

羅斯福在發展艦隊航母同時,提出比日本航母戰略更先進的政策,那就是羅斯福要求擴大增加護航航母的生產制造。

加強護航航母是羅斯福的首創,美國和日本在二戰艦隊航母生產差距不是很大。

美國生產38艘,日本生產27艘,但是護航航母由於羅斯福的重視,美國生產了120艘,而日本沒有生產,雙方差距主要在這裏。

羅斯福在開戰前後的這些政策決定了美國在未來戰爭中的技術優勢。

羅斯福要求增加生產的護航航母在戰爭中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不僅能反潛、護航,還擔負運輸、支援登陸等作用,甚至參加決戰。

決戰萊特灣戰役中,斯普拉格率領護航航母擊退日本主力艦隊就是最重要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