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早戀] 拒絕早戀的話
教育目標
1.幫助學生認清早戀的危害,了解早戀心理,學會理智地對待青春期的感情萌動,妥善處理好與異性同學的交往。
2.引導學生認識愛,增強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
活動準備
1.搜集關於愛情的故事、格言。
2.準備文字、音像材料及學生小品劇的排練。
3.進行問卷調查。
活動方式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觀看短劇等。
活動過程
壹、利用多媒體播放《梔子花開》
學生在優美的動漫歌曲《梔子花開》中,坐定(多媒體布景,用超鏈接播放動漫歌曲《梔子花開》)。
二、導入活動
師語:同學們,在《梔子花開》這首優美動聽的動漫歌曲聲中,我們迎來了又壹個美好時光。在這裏,我們將要討論壹個大家非常期待又非常敏感的青春期話題——“早戀”。愛情,自古以來就是壹個永恒的主題,人們壹直沒有放棄對愛情的追求與歌頌,同學們還記得《詩經》的開篇嗎?(生齊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我想問在座的同學們,妳追求過愛情嗎?妳對異性是否產生過好感?(請舉手)
三、老師講故事(多媒體出示故事內容)
師語(面帶笑容):剛才,說起“對異性是否產生過好感”這個話題,我看有些同學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激素在人體內分泌,使男女之間產生好感,這是自然的規律。我給大家講壹個《十日談》裏的故事吧:
有壹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壹心想把他的兒子培養成像自己壹樣的人,那就是專心侍奉上帝,沒有任何雜念。於是,他把兒子與外界完全隔離,以避免壹切誘惑。兒子長到16歲,除了上帝,什麽都不想。父親心想:“看來,我的兒子已經修煉成功了,可以放回去了。”有壹天,他帶兒子進城,第壹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兒子壹時反應不過來,很木然,可當他看到女人時,眼睛忽然壹亮,問道:“爸爸,這是什麽?”父親很不高興地說:“綠鵝。”傍晚要回家的時候,父親問兒子:“妳想買點什麽回去?”只見他的兒子毫不猶豫地說:“我要買只‘綠鵝’!”
師語:這個故事說明喜歡異性的情感大家都有。我今天想對妳們說的是,青春期,對異性有好感其實是壹件自然而又正常的事情。不過,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是壹件非常煩惱的事情。
四、各抒己見,眾說紛紜——人生AB劇大討論。
五、早戀的危害
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大部分同學還是認為中學生不能談戀愛,因為我們還不具備談情說愛的基礎,特別是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的關鍵期,我們不妨把它稍微往後放壹下,這不失為明智之舉。其實許多早戀悲劇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下面,我們看幾個實例:(幻燈片展示)
事例1:2003年9月26日傍晚,沈陽市康平縣第壹中學校園內發生壹幕慘劇,壹名高二年級男生因戀人提出分手,用尖銳的玻璃碎片紮破自己的胸口,造成嚴重的心臟破裂,裂口長達1.5厘米,生命岌岌可危。
事例2:四川壹女生早戀被奶奶看見,怕奶奶告密,殺死了奶奶。
事例3:2011年9月17日晚,犯罪嫌疑人陶汝坤因追求被害人周巖不成,產生報復心理,來到被害人家中,將事先準備的裝在雪碧瓶中的打火機燃油潑在被害人身上並點燃,致使被害人面部、頸部等多處燒傷。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行為涉嫌故意傷害罪。10日下午3時,安徽少女毀容案在合肥市包河區法院壹審宣判。被告人陶汝坤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1個月。
六、男女生交往的註意事項(多媒體出示)
男女生交往:
(1)不必過分拘謹。要註意消除異性交往的不自然感,從心理上像對待同性那樣,不應矯揉造作、忸怩作態。
(2)不應過分隨便。男女有別與生俱來,不應過分地拉扯打鬧,有些玩笑也不宜在異性面前講。
(3)不宜過分冷淡。男女交往時保持壹定的距離和理智是應該的,但不能過分冷漠,不然會傷及異性的自尊心,也會使別人對妳產生誤解,覺得妳高傲無禮,不可接近。
(4)不應過分親昵。異性朋友在壹起要做到自尊、自愛,言談舉止文雅端莊,不可勾肩搭背、賣弄風情,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5)不可過分賣弄。不要總是壹個人講個不停,也不要無理辯三分,得理不饒人。
(6)不能違反習俗。男生不要對女生主動握手,不要詢問對方的年齡與私事。
七、總 結
師語:古往今來,人們對愛有不同的詮釋,現在就讓我們來聽壹曲聲情並茂的朗誦——舒婷的《致橡樹》。
(多媒體播放配樂詩歌朗誦《致橡樹》)
師語:同學們,愛情,非常的美好,它是壹個人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過程,沒有它,生命便不完整。愛是美麗的,但愛情之花需要開在對的時節。若在不該開花的時候開花,不該結果的時候結果,那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現在是我們沖刺的時候,如果此時開花,合不合時節?
師語:其實,同學之間的這壹份感情不如化為友誼,更純潔、更輕松。普希金就說過:“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麽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情。”同學們,就讓我們的友誼之樹常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