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暉兩次瓦解胡宗南“閃擊延安”計劃
原標題:熊向暉兩次瓦解胡宗南“閃擊延安”計劃
1949年7月,周恩來在接見羅青長、熊向暉時說:“在我們黨的情報工作中,李克農、錢壯飛、胡底可以說是‘前三傑’,妳們三人(熊向暉、陳忠經、申健)可以說是‘後三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都為保衛黨中央作了貢獻。”
熊向暉何許人?1919年4月,他出生在山東省掖縣(今山東萊州)的壹個官宦家庭,17歲考上清華大學中文系,1936年12月在北平秘密加入 *** ,是壹二九運動的骨幹。
1937年,在組織的建議下,熊向暉隱蔽黨員身份,報名參加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到 *** 第壹軍胡宗南部“服務”。因其出色的文化素養和世家子弟風範,博得了胡宗南的賞識,並被其視為心腹愛將來培養。董必武、周恩來憑著敏銳的鬥爭直覺預感到此乃“天賜良機”,便安排熊向暉以壹枚“閑棋冷子”的姿態開始臥底生涯。
臨行前,董必武告誡熊向暉:“妳已初步取得胡宗南的信任,有了較好的開端,但不要設想壹帆風順,妳去的地方可能變成龍潭虎穴。”由此十余年,熊向暉按照“對黨忠誠、對敵狡猾”的方針,深藏不露地在 *** 內身居要職,為黨中央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報。
1943年,延安及整個陜甘寧邊區處於緊急狀態。時任 *** 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胡宗南決定部署兵力,準備閃擊延安。熊向暉獲悉後,冒著暴露身份的危險及時聯系 *** 聯絡員王石堅,後者通過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密臺將情報迅報延安。
7月4日,朱德明電胡宗南稱:“自駕抵洛川,邊境忽呈戰爭景象。道路紛傳,中央將乘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我兄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彈糧運輸,絡繹於途,內戰危機,有壹觸即發之勢。當此抗戰艱虞之際,力謀團結,猶恐不及,若遂發動內戰,必致兵連禍結,破壞抗戰團結之大業,而使日寇坐收漁利,陷國家民族於危亡之境,並極大妨礙英美蘇各盟邦之作戰任務。”這壹舉動將 *** 的陰謀變陽謀,從輿論上置 *** 於內外炭烤之勢,保衛了黨中央的安全。
1947年,胡宗南再次按照蔣介石的部署,準備攻打延安,試圖對 *** 領導人壹網打盡。他邀請“心腹”熊向暉***謀大業。熊向暉不動聲色地接受了任務,卻暗中將蔣介石核準的進攻延安方案秘密呈交 *** 、周恩來。
3月10日晚,胡宗南召集整壹軍及整二十九軍的軍、師、旅長開會,舉行軍官任命儀式,任命熊向暉為機要秘書,命各軍、師、旅並轉命所屬團、營、連於3月13日拂曉攻擊前進。同時,通過連日偵測,熊向暉部發現山西興縣無線電臺最多,由此判斷 *** 首腦部在興縣,並繼續偵測判明陜北 *** 各級指揮部的位置。熊向暉得知情況後心急如焚,深知這次較之1943年更為兇險,關系中央安危,但他不能去西安面告王石堅。
在此危急關頭,熊向暉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只得違反秘密工作常例,白紙黑字寫在紙上、封入信封,上寫王石堅代名;另寫壹信給西安西大街“研究書店”潘裕然,請他勿拆附信,然後壹並裝進第壹戰區司令部長官專用信封。
由於有了這份情報,黨中央迅速作出多方準備,所有電臺和無線電停止工作3天並撤出延安,把壹座空城留給胡宗南。同時,我軍在延北地區全殲胡宗南的精銳部隊3個旅,所有旅長被俘, *** “閃擊延安”計劃再次破產。
事後, *** 對西安隱蔽戰線給予高度評價:“熊向暉,壹人可頂幾個師。”周恩來也稱贊:“熊向暉真是好樣的,關鍵的時刻又壹次保衛了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