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風聲鶴唳的意思是

風聲鶴唳的意思是

“風聲鶴唳”本義是聽到風聲和鶴叫聲疑心是追兵,後比喻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的樣子;在句中壹般充當謂語、定語、補語。?

風聲鶴唳(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是壹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出自於《晉書·謝玄傳》。?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風聲鶴唳”。

成語故事

西晉王朝滅亡之後,瑯_王司馬睿南遷,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這時北方處於各少數民族政權相互征戰的局面。最終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權統壹了北方,與東晉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前秦統壹北方後,國力逐漸增強,前秦皇帝苻堅開始不斷對東晉發動進攻。公元383年,苻堅不顧群臣反對,率領八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直逼東晉。

苻堅的軍隊前後綿延十余裏,軍旗蔽日,鼓聲震天。苻堅驕狂地說:“我有百萬雄兵,士兵的馬鞭投到江裏就可以截斷流水,滅掉東晉算得了什麽呢?”聽到這個消息,面對實力如此懸殊的戰局,東晉朝廷壹時陷入恐慌之中。

宰相謝安冷靜分析了雙方的兵力情況和作戰形勢後,建議孝武帝堅決抵抗。孝武帝接受了謝安的建議。經過周密的部署,謝安派弟弟謝石、侄子謝玄等率兵八萬先去迎戰。?

晉軍開局很不順利。苻堅見有機可乘,便派朱序前去勸降,試圖不戰而勝。

朱序原來是東晉將領,在壹次戰鬥中被前秦俘獲。他見到謝石,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出謀劃策說:“秦軍雖然號稱有百萬兵力,但戰線拉得太長,如果在他們的兵力還沒有集中起來時先打他的先鋒部隊,壹定有獲勝機會。”

謝石、謝玄認為這個思路非常正確,馬上改變策略,派猛將劉牢之率領五千精兵開赴洛澗,與秦軍展開正面戰鬥。在刀光劍影的慘烈廝殺中,秦軍被打得落花流水,戰線推進到淝水河邊。

謝玄馬上派使者和苻堅談判:“這樣吧,妳把部隊後撤壹段距離,讓我軍渡過淝水,我們在河那邊決壹勝負。”急於獲勝的苻堅聽了暗自竊喜,跟手下說:“這是個極好的機會,放晉軍過河,趁他們過到壹半的時候偷襲,定可以大獲全勝。”

於是馬上答應下來。但他的這壹意圖卻沒有傳達到士兵中間,前秦士兵看到晉軍大部隊突然渡河而來,以為前線戰敗,馬上心神不定起來。

朱序又趁機派人在士兵中問散布謠言:“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士兵們信以為真,嚇得紛紛後撤,秦軍頓時陷入壹片混亂之中。晉軍抓住機會,八千騎兵火速渡過淝水,猛攻秦軍,秦軍兵敗如山倒,壹潰千裏。?

奔逃的路上,遠處山上郁郁蔥蔥的樹木被風吹得簌簌作響,高度緊張的前秦士兵以為那是晉軍的追兵,越發拼命逃竄,這可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前秦從此壹蹶不振,很快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