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請問我國共進行了幾個五年計劃,分別是什麽時候,內容是什麽

請問我國共進行了幾個五年計劃,分別是什麽時候,內容是什麽

截至2019年,中國已發布十三個五年計劃。

1、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壹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

2006—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壹個五年規劃。2006年3月,全國人大十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壹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壹五”是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克服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帶來的嚴重困難,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社會事業顯著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為“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

2011—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第十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單行本。

書中包括了轉變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服務體系等十六篇。

3、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

201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擴展資料

五年計劃制定背景:

20世紀50年代是二戰之後兩極格局對峙最為激烈的時期。隨著冷戰的逐漸展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兩個陣營不僅在政治制度與軍事實力上展開全方位競爭,還圍繞著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較量。壹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采取“壹邊倒”的外交策略。

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

另壹方面,蘇聯與壹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壹五計劃實施期間,朝鮮戰爭的爆發加劇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依然沒有放棄顛覆大陸的企圖,中國周邊的戰爭威脅並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發展經濟、鞏固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成為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於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重建或者恢復壹個較為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任務。

對於大多數新興的原殖民地國家而言,加快工業化進程並建立壹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更是成為鞏固與維持政治獨立的經濟前提。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壹場工業化的浪潮。

在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壹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百度百科--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