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幾米(想了解壹下他的作品是寫關於什麽的?)
幾米1958年11月15日生於臺灣宜蘭,現住在臺北市羅斯福路六段142巷20弄2-3號。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8年首度在臺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裏的秘密》、《微笑的魚》,1999年至2001年陸續以《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我的心中每天開出壹朵花》、《地下鐵》等多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在出版市場興起了壹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2002年《我只能為妳畫壹張小卡片》、《布瓜的世界》持續令人充滿驚喜,廣受兩岸三地讀者的喜愛,2003年最新長篇作品《幸運兒》,壹本悲憫與傳奇之書,突破以往的創作手法,以壹個長著翅膀的“鳥人”帶領我們進入幾米創作的另壹個境界。
幾米讓「圖像」成為另壹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裏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目前擁有15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並賣出美、德、法、希臘、韓、日、泰等多國版權。
幾米的作品廣受歡迎,原因有:壹是它充滿都市感,壹些人們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覺;二是它的圖畫細致得使人愛不釋手,圖為主、字為輔的形式很新鮮;三是它的故事簡直是壹個寓言,從前只有寫給小孩的,現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話;四是他的作品非常富有哲理性,故事性。如他的《向左走·向右走》壹書,講的是壹男壹女住在同壹幢大廈比鄰的單位,只因為每天出門時壹個習慣向左走,壹個習慣向右走而錯過對方,雖然,也能相遇,可惜愛情在命運撥弄下,萌芽卻成長不了。這是幾許都市寂寞人的生活反映。2003年,導演姚遠、賴建國根據本書拍成同名電影,其中幾米任編劇。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作品列表
幾米作品1
出版日期 / 1998
《森林裏的秘密》
幾米作品2
出版日期 / 1998
《微笑的魚》
幾米作品3
出版日期 / 1999-02
《向左走向右走》
幾米作品4
出版日期 / 1999-05
《聽幾米唱歌》
幾米作品5
出版日期 / 1999-09
《月亮忘記了》
幾米作品6
出版日期 / 2000-03
《森林唱遊》
幾米作品7
出版日期 / 2000-03
《黑白異境》
幾米作品8
出版日期 / 2000-10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壹朵花》
幾米作品9
出版日期 / 2001-01
《地下鐵》
幾米作品10
出版日期 / 2001-06
《照相本子》
幾米作品11
出版日期 / 2001-10
《1.2.3.木頭人》
幾米作品12
出版日期 / 2001
《我夢遊妳夢遊》
幾米作品13
出版日期 / 2001
《開始》
幾米作品14
出版日期 / 2002-02
《我只能為妳畫壹張小卡片》
幾米作品15
出版日期 / 2002-10
《布瓜的世界》
幾米作品16
出版日期 / 2003-01
《幸運兒》
幾米作品17
出版日期 / 2003-06
《妳們我們他們》
幾米作品18
出版日期 / 2003-12
《又寂寞又美好》
幾米作品19
出版日期 / 2004-01
《履歷表》
幾米作品20
出版日期 / 2004-01
《遺失了壹只貓》
幾米作品21
出版日期 / 2005-01
《小蝴蝶小披風》
幾米作品22
出版日期 / 2005-10
《失樂園——寂寞上場了》、《失樂園——童年下雪了》、《失樂園——秘密花開了》、《失樂園——魔法失靈了》、《失樂園——奇跡迷路了》
幾米作品23
出版日期 / 2006-03
《藍石頭》
幾米作品24
出版日期 / 2006-07
《謝謝妳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
幾米作品25
出版日期 / 2007-02
《戀之風景》
幾米作品26
出版日期/2007-07
《我與太陽馬戲交換了想象》
幾米作品27
出版日期/2007-08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幾米作品28
出版日期 / 2008.01
《幾米故事的開始》
幾米作品29
出版日期 / 2008-02
《幾米創作10年精選》
幾米作品30星空
出版日期 / 2008.09
《躲進世界的角落》
幾米作品31
出版日期 / 2009.01
《吃掉黑暗的怪獸》
幾米作品32
出版日期/2009.05
《星空》
幾米作品33
出版日期/2009.12.
《走向春天的下午》
主要作品簡介:
1、《微笑的魚》
是幾米最早的作品。在書的前言裏,幾米告訴我們那時候他住在十三樓,每天畫畫時,擡起頭來就可以看見白雲遠山,夜晚可以看見星星燈火。《微笑的魚》就是幾米在這扇夏天很熱,冬天很冷的窗前,壹筆壹畫慢慢畫出來的。在書中,他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好久沒有擡頭看天上的月亮,忘了怎麽跟星星許願了。”
2、《1.2.3.木頭人》
小人兒、小貓、小狗、大象,他們都以我們所喜歡的方式出現,讓我們在幾米創造的虛幻的世界裏遨遊。
3、《照相本子》
繪本試圖告訴我們照片背後的故事。歡樂的圖象配上哀傷的文字,將壹份本不該出現在童年的滄桑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4、《地下鐵》
壹個失明的小女孩,在15歲生日的當天,決定自己壹個人在城市裏探險。她戰戰兢兢地搭乘地下鐵,從壹個陌生的小站出發,前往另壹個陌生的小站。旅途中,她回憶、拼湊、感覺、摸索這被黑暗籠罩的世界,“尋找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
5、《月亮忘記了》
透過書面,幾米用心刻畫得到的驚喜與失去的憂傷。然而光與暗對比的構圖,卻如許逼近著震災後的現實:小男孩與發光的月亮坐在天臺,靜靜遙看「世界停電的夜晚」;小男孩和打著領帶的月亮,「躲進媽媽的衣櫃,想像掉落神秘無底的黑洞」;他畫的樓房,看起來都有些不自然的傾斜,另壹張黑暗中的鋼骨結構,不知被什麼奇異的地獸突穿、折裂。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滿是瓦礫的路上,高舉著大圓月亮的小男孩站在貨櫃車上趕路:「壹車車微笑的月亮,運往每個哀傷的黑暗城市。」有如疊印著現實中湧向地震災區的巨大熱力。
幾米完全沒想到,《月亮忘記了》在巨變之後,竟會成為壹本擁抱群眾的療傷之書。匪頁題辭將書獻給「在天上的周Sir」以及他仍留在世上的家人,「關心卻沒有任何動作」的低調表現,幾米感嘆「或許人生只能這樣」。然而,他的繪本奇異而美麗的感染力,勢必將滲透擴散,撫慰更多受創的心靈:「看不見的,看見了。/夏風輕輕吹過,草叢樹葉翻舞飛揚。/遺忘的,記住了。/烏雲漸漸散去,壹道和柔和的月光灑落在窗前……」書末是頭部裏著繃帶的男人背影,旁邊是象徵臺灣生命力的野百合;下壹幕,他拄著拐杖走出病房,看見遠天初萌的新月。
6、《我的心中每天開出壹朵花》
這是幾米的夢想之作,象征著夢想和期望。極富想象力的圖象和簡潔深刻的文字帶妳暢遊幾米的內心世界。
7、《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大人喜歡說陳腐的大道理,奇怪的是,他們自己聽不見。 有個十歲女兒的幾米,愈來愈能體會存在於大人與小孩之間的矛盾。明明有濃濃的愛,卻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視,眼看著可愛的天使在下壹秒鐘化身成惡魔。身為父親的幾米頭痛而無奈,身為創作者的幾米卻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靈。
於是,和孩子同樣敏感的幾米,用壹張張圖和幾句話,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孩子的擔憂、恐懼、疑惑、快樂和願望。當然還有抗議,抗議大人對他們想法的漠視,抗議這個世界對小孩的種種誤解。我們這才聽到小小身影在對我們說,「嘿!不要用妳們大人的想法和眼光來看我,大人看不到我們內心的奇幻彩虹!」
《先知》紀伯倫說,「孩子的靈魂棲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夢中也無法造訪之境。」
讀著幾米的書,我們會憶起自己也曾是小孩,而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並不壹樣。
讀完它,妳會想給身邊孩子壹個深深的擁抱。
不管睡著或醒著,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8.《向左走,向右走》是都市裏的故事,是壹本獻給那些註定相遇的人的書。
他和她住在同壹個城市的同壹幢公寓樓裏。每次出門,習慣的她向左走,他向右走。永不碰頭。
他們走過同壹條街道,餵過同壹只流浪貓,抱過同壹個孩子,在同壹場大雨奔回家,聽同樣的廣播,同樣的寂寞。
他始終向左走,她始終向右走。他們始終也沒有相逢,就像這城市裏的很多人壹樣 。但是有壹天他們竟然相遇了,在公園的噴水池前,有如多年失散的戀人。他們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壹片灰色的冬天變得像春天的油菜花壹樣燦爛。
然而突來的大雨將他們分開,雨中記著電話的紙條壹片模糊,他們又失散在那麽大的城市裏。互相尋找。縱然他會樂觀地相信就像電影的情節壹樣,在下壹個街的轉角,或者在路邊的咖啡店,就會在遇見她。可是日子壹天天過去,他們誰也沒有再遇見誰。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裏,尋找壹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這樣的日子讓人感到無奈和孤單。於是隨著季節的變遷,心靈的雨季翩然而至。都市渾濁的空氣,破碎的人行街道,紅燈太久的紅綠燈以及永遠脫班的汽車讓人的心情好像城市上空鉛灰色的雲朵。
她決定離開這個荒寒的城市,他決定到壹個陽光燦爛的地方去旅行。拖著行李的他們在噴水池再次相遇。天空開始變得晴朗,遠方飄來平安夜悠揚的歌聲。
9.《失樂園》
幾米在《失樂園》裏創造了數十位小朋友,以各種獨特的方式為受傷的心發聲。這些角色中,有的害羞寂寞,有的世故早熟,有的遺失了童年,有的終日尋求不可知的答案……他們天真的話語表達了我們內心曾有的困惑,所有不被理解的情緒,在失樂園裏都得到了撫慰。 如果我們安靜傾聽,就可以感受到失樂園裏溫柔的光,看到彩虹以微笑的姿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