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DSC-T1相機在晚上拍攝的效果很差,該如何調呀,本人是菜鳥能否詳細點(有開閃光燈也壹樣)
2、夜景人像模式:在夜景中拍攝人物(如逛燈會),數碼相機通常會使用數秒至1/10秒左右的快門拍攝遠處的風景,並使用閃光燈照亮前景的人物主體,閃光燈通常會在快閃關閉前被觸發。
夜間攝影的曝光準確與否,是攝影成敗的關鍵。由於夜間光線比較復雜,必須根據不同內容、不同景物、不同光線來確定曝光時間。
要掌握準確的曝光時間和選擇適當的曝光時機。壹般情況下,曝光時間在壹秒鐘以上的,拍攝時就要完全依靠拍攝者自己掌握。通常,確定曝光時間的標準應以主體物的亮度為依據,盡可能照顧到各種不同的環境。
攝影的照明光源主要為自然光和人工光兩大類,可是夜間的自然光——月光、星光的照度極低,即便夏歷每月十五日——望日之夜晴空的月光,也只有白天陽光照度的50萬~60萬分之壹,僅為0.2勒克司(每勒克司=流明/平方米),相當於1英尺燭光照度的1/5;如果在陰霾的月黑之夜,伸手不見五指,或者僅有星光,拍攝地面景物就更加為難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夜間攝影主要依靠人工光,或作為照明,或當做點綴,甚至發光體本身就是拍攝對象。
月光等自然光照度極低和需要依靠人工光,雖然給夜間攝影造成重重困難,但完全可以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來拍攝出別有情趣的照片, 所以,只要因勢利導,夜間攝影的有利因素是很多的:
1.夜間的自然光包括月光、星光、雷電閃光、極光、螢火蟲的光等;人工光除了用於攝影照明的白熾燈光和電子閃光燈以外,更有白天所沒有的或不顯的馬路燈光、室內燈光、煤油燈光、節日禮花光、花炮光、火光、燭光、手電光等等。連同發光體本身攝入鏡頭,可以形成少見的美妙圖景。
2.黑暗之中的物體形狀看不見也拍不出,當主要拍攝對象接受壹定照明度時,周圍和背景的雜物均隱沒在黑暗中,有利於突出表現主體、凈化背景,使畫面具有簡練的美感和深沈的或靜謐的意蘊。
3.夜間照度低,空間背景無光亮,便於慢速曝光、高速閃光、多次曝光、連續閃光(頻閃)、分段移動閃光、添加修飾光等曝光和用光技巧的發揮,形成特殊效果或強烈氣氛。
4.夜間攝影易於取得以黑為主的低調、逆光照射主體的輪廓光、黑白分明的高反差等造型效果。
當然,上述各項有利因素的掌握利用,以至各種效果的產生,都離不開攝影技術、技巧等基本功,和構思、構圖等藝術表現。因此,夜間攝影種種技巧、技法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主題和突出主體,使作品內容與形式盡可能完美地統壹。
夜間攝影的曝光方法
1、正確曝光 正確曝光是取得良好攝影效果的基本條件之壹。夜間攝影多數情況下,曝光時間較長,因此必須使照相機保持穩定,盡可能利用三腳架和快門線;由於照度低、曝光時間長,膠片感光性能就會發生“倒易律失效”象, 即感光靈敏度降低,所以要適當增加曝光量,概約地說,應比測光表測得曝光指數再開大0.5~1級光圈,作為曝光補償。
夜間攝影曝光參考表
拍攝對象 有關情況 曝光時間 應用光圈
晴空月亮 1/30秒 11
天空閃電 閃電線條較明確 B門 4~5.6
節日禮花 表現完整的花形 B門 8~11
地面花炮 距離5米左右 1秒 5.6~8
節日天安門 距離400米 1秒 5.6
燈光工地 距離500米 1~2分 5.6
燈光水面 距離500米 1~2分 5.6
城市夜景 居高臨下拍大場面 2~4分 8
繁華街頭 距離10米 1~3秒 5.6
燈光球場 距離5~10米 1/30秒 4
2、慢曝光 所謂慢曝光是指曝光時間長於1秒的曝光。對於多數照相機來說, 慢曝光除了針對照度低的靜止夜景場面以外,亦可用以表現夜間移動的發光體,例如來往的車燈,拿著手電筒(開亮)在黑夜的空間揮動成某種光畫圖形、緩慢移動的滿天星鬥等,使之在膠片上感光成拉長而有變化的光亮線條,有美化畫面、增加氣氛、光畫造型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