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棚洞的施工特點

棚洞的施工特點

1.對已滑進路基內土體進行簡單場平後,即可進行棚洞外墻體(抗滑支撐樁)的樁基施工,由於方樁抗滑支撐受力效果比圓樁好,設計采用了方樁,方樁的開挖可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時可根據地質情況進行分段開挖和護壁。樁基開挖可多樁同時進行,施工簡單,技術簡單,工期較快,設計中樁基深度最大為15m,多組織人員,40天內可完成樁基的施工。

2.樁基施工的同時,可利用現有的橋梁預制廠預制側擋板和頂板等預制構件的施工。

3.樁基施工和預制頂板、側擋板施工可在同壹計劃工期內完成。部分完成後,可分段進行頂板在樁基上的安裝,側擋板安裝自現有土體上進行,邊安裝邊開挖側板下土體使側板逐步下沈到設定的位置,側擋板安裝需分段對稱進行,擋板分段安裝到設定的位置後,棚洞兩側對稱回填土方,同時設置滲水管。土方逐步向上填高,同時再逐步地自下而上安裝擋板,兩側填土來源首先利用棚洞內路床以上的多余土方,待棚洞內土方用完後,再利用其他土方。棚洞兩側回填後,棚洞及山體將聯合支撐兩側已滑邊坡體和以後可能滑動山坡體,在抗滑結構計算上聯合抗滑的作用遠大於單樁抗滑和明挖隧道抗滑作用。聯合棚洞的抗滑,主要來自於山體的抗滑作用。樁板可起到臨時抗滑和支撐洞內通道的作用,山體抗滑的作用是永久的,免維修的,遠遠優於抗滑樁與樁頂加預應力索的作用。

4.棚洞兩側回填土完成後,即可進行樁下部的支撐梁開挖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施工,每隔壹排施工壹排,待跳挖現澆梁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再開挖現澆跳過的支撐梁,以避免大面積開挖坡腳。

5.樁下部支撐梁分段開挖現澆完成後,即可進行分段路床的開挖和路面結構的施工。除做路面結構層(3×18cm基層+18cm瀝青面層)外,基層下增設40cm碎石排水層,排水層的目的主要是排除路床內的裂隙水,裂隙水通過盲管排進路基兩側(或壹側)的邊溝內,同時40cm碎石排水層兼起提高路基強度的作用。碎石排水層內設置排水盲溝,以及時排除地下滲水。棚洞內路基兩側設置加蓋板邊溝,以排除路面雨水及墻體滲水。

6.棚洞施工完後,即棚洞通車後,可認真對兩側山坡進行整理和綠色柔性軟土防護。已有且沒破壞的軟防護可充分利用,沒有防護的部位,由於棚洞做成後邊坡很緩,可進行植草防護和紫穗槐灌木防護,以防每年雨季造成少量邊坡滑塌和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