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華為之後,榮耀王者歸來,銷量超過小米,雷軍壓力山大
俗話說:“壹鯨落,萬物生。”
華為手機業務被卡脖子之後,其他品牌開心了,那些原本屬於華為的市場,將會被他們分食掉,小米、OPPO、vivo、蘋果等都將從中受益,其中國產品牌受益更加明顯,因為華為有各個價位的手機。
早在2019年1月份的時候,華為和榮耀的市場占有率高達35.2%(華為20.1%,榮耀15.1%),穩居國內市場的第壹名;vivo、OPPO位居第二、三名,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7.8%和16.3%;小米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9%,低於蘋果。
到了2021年7月份,華為的市場份額降到了7.4%,榮耀降到了14.4%,OPPO上升到了25%,vivo上升到了24.2%,小米上升到了14.3%。
從全球範圍來看,華為手機份額的降低給了小米巨大的機會,小米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成為全球出貨量第二的手機企業。小米股價也在今年1月份創出 歷史 新高,市值最高達到了9000億港元。
不過很快小米的麻煩就來了,因為榮耀已經緩了過來,正準備在全球範圍內“大殺四方”。
1
榮耀國內銷量超過小米
榮耀原本是華為在2013年推出的壹個互聯網手機品牌,主要操作思路跟小米很像,通過性價比來打動用戶,市場占有率勝過壹切,只要有了足夠多的用戶,再用自身生態賺錢就容易了。
由於華為自身具有品牌溢價,再加上榮耀的產品比較適合年輕用戶,榮耀的銷量飛速上升,在國內也成為了OPPO、vivo、小米的勁敵。
如果不是華為突然遭遇卡脖子,榮耀有望成為國內市場市場占有率第壹的品牌。在遭遇芯片斷供之後,華為和榮耀的銷量都迅速下滑,如果長此以往,華為和榮耀都將從此消失。
任正非為了將損失減到最小,做了壹個艱難的決定: 賣掉榮耀 !
其實華為在賣掉榮耀之前,市場占有率已經開始快速下降,只不過還沒有降到谷底。在2021年1月份的時候,榮耀到達銷量谷底,國內市場占有率僅有5.1%。在經過4個月的底部徘徊之後,榮耀在今年5月份開始,銷量再次快速上升,到了8月份,榮耀已經超過小米,達到了15%的市場占有率,僅次於vivo(23%)和OPPO(21%)。
手機銷量經歷下降之後再上升的難度是很大的,雷軍曾經表示,放眼全球,只要是手機出貨量下降之後想要再度回升的企業幾乎沒有,小米做到了。
而在小米之後,榮耀也成功做到了。業內分析師表示,從華為分拆出來之後,榮耀依托於強大的研發能力,不斷推出產品,並在中國快速恢復。
不過我個人更加傾向於榮耀能夠不斷推出新品的原因則是擁有了穩定的芯片供應鏈。在榮耀最新推出的Magic 3就擁有了高通驍龍888芯片的加持,沒有芯片壹切都是零。
2
榮耀快速恢復的秘訣是什麽?
說實話,榮耀從華為分拆出來之後,想要再度崛起難度極大,因為很多人買榮耀就是看中了華為的背景,現在沒了華為,榮耀將失去最大的靠山。
好在榮耀在分拆的時候做了很重要的壹步,也正是這壹步,讓榮耀有了重新崛起的底氣,那就是拉經銷商、供應商入股。
無論是經銷商還是供應商,看到榮耀被分拆之後壹定是有點恐懼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發展?
這個時候榮耀如果不能堅定他們的信心,公司將會很快倒掉。榮耀只做了兩個動作,就讓這些經銷商、供應商死心塌地堅守榮耀了。
第壹、引入國資 。任何民營企業的信用都很難跟國資背景的企業來媲美,國資背景入股自然讓經銷商和供應商有了很大的信心;
第二、經銷商、供應商入股 。創業路上,想要所有人萬眾壹心的方法就是所有人都投錢來經營企業,這就會出現“壹榮俱榮,壹損俱損”的情況,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無論前方困難多大,所有人會齊心協力。
盡管榮耀現在已經做到國內第三的品牌,但這並不是榮耀的終極目標,因為他們想要做國內第壹。
如何才能做到國內第壹呢?榮耀的思路是快速開設線下門店,就在十壹假期期間,榮耀全國有超過300家的門店開業。如此變態的開店速度足以讓競爭對手害怕。
在國內站穩之後,全球市場恐怕才是榮耀的“詩和遠方”。可能有壹天國外的街道上到處都是OPPO、vivo、小米和榮耀的門店,在外國逛街有壹種置身國內的錯覺。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壹家公司或壹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