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獲得諾貝爾獎的“細胞自噬”是什麽:人類細

獲得諾貝爾獎的“細胞自噬”是什麽:人類細

過去幾天,2016年諾貝爾獎的部分獎項陸續公布,引來關註無數。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以表彰他們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托達特、伯納德·費林加,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大獎為何花落這些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意義如何?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又處於怎樣的位置與水平?

細胞“吃掉自己”實現自救

雖然在生命科學領域相對落後,但在細胞自噬這個具體方向上,我國科學家處於領先地位

“自噬”字面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實則是壹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環的基本過程。通俗地說,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也可以降解壹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細胞損傷和雕亡。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家梁承宇博士將其比喻為壹種細胞的“自我救贖”。

梁承宇說,從廣義上說,細胞自噬的運轉機制更像是細胞內龐大運輸機制的壹部分。自噬機制就好比是細胞自身凈化和實現自動環保的壹條運輸線。它將細胞內代謝廢物以及壹些過期無用或有損傷的細胞零件,裝到其獨特的運輸工具——自噬小體中,然後沿著特定路線,送到“垃圾加工廠”——溶酶體中進行回收和廢物再利用。

自噬機制還能在細胞能量匱乏時開啟緊急運輸通道,以供應能量。因此,自噬機制是細胞內龐大運輸網絡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它對於維系細胞基本的生存需求與平衡是不可或缺的,”梁承宇說。

“自噬”概念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當時研究人員就發現了細胞這種降解自身成分的現象,但有關機制壹直不為人知。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通過利用常見的酵母進行壹系列實驗後,發現了對細胞自噬機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因。基於這壹研究成果,他隨後又闡明了自噬機制的原理,並證明人類細胞也擁有相同的自噬機制。

評選委員會在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細胞如何實現自身的循環利用。在適應饑餓或應對感染等許多生理進程中,細胞自噬機制都有重要意義,大隅良典的發現為理解這些意義開辟了道路。此外,細胞自噬基因的突變會引發疾病,因此幹擾自噬過程可以用於癌癥和神經系統疾病等的治療。

作為國內研究多細胞生物中自噬作用機理和調控機制的專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張宏與大隅良典在學術上有過深入交流。在張宏看來,雖然我國在生命科學領域仍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但在細胞自噬這個具體方向上,我國科學家處於領先地位。“細胞自噬是目前國際上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國內有很多團隊投身其中,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陳佺教授團隊、清華大學陳曄光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朱衛國教授團隊等都有不少原創成果。”張宏說。

清華大學教授俞立2008年回國任教,對於國內近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進步深有感觸。“如果將細胞自噬研究比作壹座大樓,那麽中國科學家已經為這座大樓增添了新的樓層。”

“細胞自噬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張宏說,中國科學家有能力在這個領域做出更大貢獻。

將拓撲概念引入物理學研究

在理論預言的基礎上,我國科學家將TaAs中的外爾費米子行為首次展現到世人面前

評選委員會表示,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將拓撲概念應用於物理研究,是他們取得成就的關鍵。

對很多人來說,“拓撲相變和拓撲相”屬於讓人望而生畏的深奧理論。

拓撲本身是壹個數學概念,描述的是幾何體在連續彈性形變(不撕破,不截斷)下能夠保持不變的性質。“比如,壹塊面團無論怎麽揉搓,它的外表面上的孔洞數是0。而如果撕破它,重新粘連,就可以做成面包圈,面包圈的外表面就形成了1個孔洞。這個孔洞的數目就是面團或面包圈在連續彈性形變下保持不變的量,是區分這兩個幾何體的拓撲不變量,即拓撲數。”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翁紅明說。

不同的物質形態稱之為物質的不同“相”或物態。相變,也就是物質“變臉”的過程,即從壹種相變換到另壹種相的過程。比如水隨著溫度變化而在固、液、氣三態之間的轉化實際上就是相變的過程。相變過程通常伴隨物質性質、性能的改變。物質的“拓撲性質”發生了變化,稱之為“拓撲相變”。拓撲相變伴隨的是拓撲數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