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臺北的陽明山是什麽樣的地方

臺北的陽明山是什麽樣的地方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臺灣第三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離都會區最近的壹座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北部,行政區域包括臺北市的北投區、士林區,臺北縣的萬裏鄉、金山鄉、三芝鄉、淡水鎮壹帶;地理上則屬於大屯火山匯區域,1985年9月1日公告計畫,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處。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氣候

2.1 屯山積雪

3 遊憩景點

3.1 前山公園

3.2 陽明公園

3.3 陽明書屋

3.4 遊客中心

3.5 小油坑遊憩區

3.6 二子坪遊憩區

3.7 大屯遊憩區

3.8 冷水坑遊憩區

3.9 夢幻湖生態保護區

3.10 七星公園

3.11 擎天崗遊憩區

3.12 龍鳳谷硫磺谷遊憩區

3.13 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

3.14 草山行館

4 相關條目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二子坪山頭秋日盛開的芒草陽明山並不是壹座山峰的名稱,而是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壹帶的山區。在清朝時期,怕賊寇藏匿在樹林中,伺機盜取硫磺,會定期放火燒山,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故稱「草山」。

1932年,日本政府即成立「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將大屯山地區列入國立公園的範圍。1937年12月27日,「大屯國立公園」與「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新高阿裏山國立公園」同時成立。

1950年,蔣介石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壹帶,原名草山的山區改名為陽明山。1962年,當時的臺灣省公***工程局開始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初步規劃面積為28,400公頃,包括北海岸、觀音山與大屯火山群。

1985年9月16日,經過多年規劃並解決土地資源糾紛後,陽明山國家公園正式成立,其範圍以大屯火山匯的中心地帶為主,並未包含初期規劃中的北海岸及觀音山。2002年10月17日,上述兩地區另行由交通部觀光局規劃成立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