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汕頭為什麽被稱為海濱鄒魯?

汕頭為什麽被稱為海濱鄒魯?

“海濱鄒魯”壹詞,是典故中之典故。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在朝廷任秘書郎、開封府推官的陳堯佐,因上書忤逆皇帝旨意,被貶謫為潮州通判(地位略次州、府長官,但掌握連署州、府公事和監察官吏實權)。年僅37歲的陳堯佐在潮雖不滿二年,卻關心民瘼,重視教化,“修孔廟、韓祠,率州民之秀者就於學”(《潮州府誌》)。還組織百姓,捕殺鱷魚,為民除害,深受潮汕人民贊譽。陳堯佐治潮愛潮,被召回京後逐步由諫議大夫遷升為宰相。在京師時他仍眷戀關心潮州,寫詩勉勵和祝賀潮州上京赴試的士子。潮州有壹王姓舉人上京考試,榜上有名,陳堯佐極其高興,寫了《送王生及第歸潮陽》的詩贈他:“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詩中的“潮陽”指潮州壹帶。全詩大意是:不要小看潮州這“國角”的蠻荒之地,來自此地方的舉子金榜題名衣錦回鄉;潮州這處地方從此將賢人輩出載入史冊;潮州雖地處海濱,但與孔子的故鄉(魯國)和孟子的故鄉(鄒國)壹樣,是文明昌盛的地區。陳堯佐還有另壹首詩也出現“鄒魯”壹詞:“潮陽山水東南奇,魚鹽城郭民熙熙。當時為撰玄聖碑。而今風俗鄒魯為。”(《送潮陽李孜主簿》),所以後來“海濱鄒魯”泛指潮汕地區。

另,福建泉州也素有“海濱鄒魯”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