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明朝皇帝大多都寵信宦官,在正德初期,最受寵的宦官,無疑是劉瑾了。劉瑾之前犯了罪,後被明孝宗寬恕,並讓他去侍奉太子朱厚照。劉瑾十分善於奉承,很快便得到太子朱厚照的賞識,成為太子最信任的人。
劉瑾的偶像是王振,眾所周知,王振是明英宗最信任的宦官,就是他建議明英宗親征,才導致土木堡之變發生。可想而知,劉瑾以這樣的人為榜樣,那麽他也好不到哪去。朱厚照即位後,劉瑾效仿當年王振的作風,每天向皇帝進獻不同的遊戲,引導其成為不務正業的皇帝。
當時除了劉瑾,還有七人也十分受寵,他們被時人統稱為?八虎?,其中壹個叫做張永。張永在成化年間進宮,到了弘治時期,明孝宗將他派到東宮,與劉瑾等人壹同侍奉朱厚照。
張永雖然也是朱厚照身邊的紅人,但他受寵程度不如劉瑾,因此他也只能依附劉瑾,在他手下辦事。如此說來,張永就算是劉瑾的黨羽,可最後劉瑾被處以極刑,最大的功臣卻是張永。
為何他要扳倒劉瑾,自斷靠山呢?劉瑾壹死,?八虎?勢力必定銳減,張永為何要做這種自斷其臂的事情?筆者認為,有這些原因。
第壹、張永和劉瑾不是壹類人
張永原本的確依附劉瑾,可時間壹長,劉瑾在宮中作威作福,甚至將手伸向朝政。明武宗整天被他哄得團團轉,絲毫不知其背後野心。張永相對要正直壹些,他看不慣劉瑾的所作所為,就想要除掉他。
第二、張永有自己的野心
劉瑾在朝中只手遮天,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他認準明武宗貪玩的性格,於是總在明武宗玩得興起時,去向他匯報事情。果然每當此時,明武宗就會十分不耐煩,然後揮揮手說:
吾用若何事,乃混我!?意思就是什麽事都要找我,那我還要妳幹什麽!從此以後,劉瑾很多事便自己做主,不再匯報給皇帝了。有時候明武宗下達命令,劉瑾甚至敢擅自修改,群臣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同樣都是當年東宮的舊人,為何劉瑾就能幹政,而自己就要受制於人呢?張永心中難免不會這樣想,他自然也想謀求壹個富貴,成為明武宗最信任的人。只要除掉劉瑾,他自己就能上位。
第三、張永與群臣誌同道合
張永雖然是宦官,可他與很多大臣都有***同語言。正德五年,安化王在寧夏叛亂,明武宗派楊壹清與張永前去平叛。在去的路上,二人無意聊起劉瑾,楊壹清這才發現,原來張永也對劉瑾恨之入骨。
楊壹清是明朝有名的重臣,歷經四朝,官至內閣首輔,其才德可與唐朝名相姚崇媲美。不僅是楊壹清,朝中很多正直的大臣,比如李東陽、劉健、謝遷等,都對劉瑾恨之入骨,所以他們都和張永誌同道合。
有了這些大臣的支持,張永自然不會害怕劉瑾。就算劉瑾被扳倒,張永也不會受到牽連,因為這些大臣會為他求情。扳倒壹座靠山,換來眾多大臣的信任,這筆買賣十分劃算。
第四、張永本就受寵
張永雖不如劉瑾受寵,可他也是明武宗身邊的紅人,安化王叛亂壹事就可證明。明武宗不僅讓張永當監軍,還賜給他金印。按照制度,總督軍務太監,是沒資格用印的,就算是文武官員任其職,也只能用銅印。
而明武宗卻特地制造金印,賜給張永使用,還配以金瓜、鋼劍,甚至親自到東安門為其送行,足見張永受寵程度。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劉瑾此刻已不是張永靠山了,扳倒劉瑾,也不能說是自斷靠山。
出於這些原因,扳倒劉瑾對於張永來說,是百利而無壹害。於是趁平亂回朝獻俘之機,張永揭露了劉瑾十七條罪狀。開始劉瑾壹直喊冤,明武宗也動了惻隱之心,在劉瑾走後,張永就極力勸說,讓明武宗去抄劉瑾的家。
結果在劉瑾家中,明武宗發現金銀無數,並有偽璽等物。在劉瑾隨身攜帶的扇子中,還發現兩把匕首,明武宗這才相信他有野心。最後劉瑾被處淩遲,群臣紛紛上表稱賀,還請求明武宗嘉獎張永。
壹時間,張永成為群臣心中的英雄。明武宗給張永兄弟都封了爵位,增加了張永的俸祿,還另外賜金銀,將他升任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自此張永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