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真八角亭又稱?
景真八角亭高15.42米,亭身分8個大面,容31個小面,交匯為32個角,由亭座、亭身、剎頂三部分組成;24面墻亭室,室內立有釋迦牟尼的銅像壹尊。東南西北各開門戶,正南門有木梯、石階、與地面相連。亭的內壁用金粉繪制有各種花卉、動物圖案,其間還鑲嵌著多種形狀的鏡片。亭子的頂部呈八角狀蓼色硫璃瓦建築,十個導面逐層收縮後成錐形尖頂,畢蓋上立起壹根4米長的鐵桿,鐵桿頂端掛著壹面三角形的小旗。亭檐四周懸吊無數銅鈴,每當清風指來,叮鐺作聲,清脆悅耳。景真八角亭造型玲瓏華麗,裝飾精美、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別具壹格,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我國小乘佛教建築中的壹件精品,也是古代西雙版納傣族建築水平的壹個標誌,1988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角亭是壹座佛教建築物,是景真地區中心佛寺“瓦拉紮灘”的壹個組成部分。相傳,這座八角亭是佛教徒們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絲臺帽“卡鐘罕”建築的。在古代,它是個議事亭,在傣歷每月15和30兩日,景真地區的佛爺集中亭內,聽高僧授經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動,也是處理日常重大事務的場所,同時也是和尚晉升為佛爺的場所。
在八角亭北邊大約兩裏路的山頂,高聳著壹座佛塔,與八角亭遙遙相對。
八角亭以它婀娜的姿態,屹立於流沙河畔。在景真佛寺與八角亭之間,有棵巨大古老的菩提樹,挺拔的樹幹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蓊郁葳蕤,點綴了八角亭的綺麗風光。
在版納眾多的佛亭中,景真八角亭可謂是集傣族建築工藝之大成的精品。從下到上,層層收攏,錯落有致,壹如佛祖釋迦牟尼的金絲臺帽,頂部光彩奪目的飾片,昭示著佛光的神聖、佛法的無邊。蔥蔥郁郁的菩提樹,固守在八角亭的壹側,盤根纏繞,象壹個睿智的老者,敘說著幾百年的繁榮與滄桑。
在八角亭,環目而視,山丘下的流沙河蜿蜒而行;碧綠的孔雀湖如壹顆含水的珍珠,鑲嵌在那滿是蒼翠的山林中,伴著河水的潺潺,似乎還有《葫蘆信》中景真公主與猛遮王子愛的呢喃,在湖波漾起的水紋中,似乎還有孔雀公主與召樹屯王子的深情凝望。江南那自在的陶然亭,南疆這靈動的八角亭,雖都是亭,卻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