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易經的奧秘》-- 曾仕強

《易經的奧秘》-- 曾仕強

當年突然想了解《易經》,於是在13年買了這本當時銷量不錯的書。可能那時心性比較浮躁,經歷又較少,看了幾頁並沒有看下去。時隔七年,終於看完了。如果自己當年能夠看完,那麽後面的人生選擇將會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吧。很遺憾!希望後面看到這本書的人,都能耐心地看完它,讓自己以後的每壹個選擇都能更明智。

很多人提到《易經》感覺都是晦澀難懂的,拒人於千裏萬裏之外的,可是曾老師卻把《易經》講得非常接地氣,接近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個中國人每天都遵循著《易經》在生活,卻不自知。我們知道的四書五經等等所有的古代經典總源頭都是《易經》。所以“《易經》為群經之始。” 不論妳是讀《道德經》還是《論語》,裏面的基本思想都來自於《易經》。孔子是晚年才讀到《易經》,他對《易經》高度贊賞,並作了《十翼》,也稱為《易傳》,為後人更細致地講解《易經》。有壹個成語叫“韋編三絕”,就是說“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復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他這樣反復閱讀,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百度百科) 如果當年孔子花了這麽多功夫來研讀《易經》,那麽相信今天的我們也應該去好好了解壹下,這部流傳千年的中華文化之書。

《易經》壹***有六十四卦,是從伏羲的八卦發展而來的。八卦是基礎,然後周文王把它擴展到了六十四卦,對應我們人生裏的各種變化。六十四卦並不是只有六十四種變化,因為每壹個卦都有六個爻,而這六個爻又可以從陰爻變為陽爻,又可以從陽爻變為陰爻......所以六十四卦裏面每六個爻又都可以陰陽轉化,這樣排列組合下來,變化就非常非常地多。為什麽有這麽多變化?是因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充滿著各種變數,要考慮到各種變化的可能性。

伏羲八卦其實就是構成萬事萬物的八個最基本的元素: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這八種元素就對應著八個卦象。本來感覺不是很好記,可是在《第四集何為八卦》中,經過曾老師壹解釋,壹下就記住了。這八種元素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如果只是看這八種具體的元素,那麽對人生的指導意義就不大,所以古人把這八種元素的性質進行了延伸,用以指導我們的生活。

天是乾。 “達於上者謂之乾。”乾,從壹開始就解釋為向上,健行之意。“因為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天行健),它可以不停往前、往外去發揚,永遠不停息。”乾卦的《象》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也指代男性,但在《易經》中所說的男性也可能是具有男性特質的女性。

地是坤。 坤代表柔順。地懂得與天配合,能順應天時讓萬物生長,所以用坤代表地。坤卦的《象》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水是坎。 在水裏,人踩不到底,也看不清,不知道水裏有什麽,會有危險的感覺。而坎就是“欠”“土”,缺少土,所以用坎代表水。

火是離。 因為火壹定要依附在別的東西上才可以燃燒,壹離開附著的東西,火就沒有了。所以用離代表火。

風是巽。 巽代表散,“物皆生布散也”,就像風壹樣,到處都可以吹到,無孔不入。巽代表風,有時也代表木。

雷是震。 因為打雷的時候會感到震動。

山是艮。 艮有止的意思,山會阻住我們的去路。所以用艮代表山,也是告訴人們要懂得適可而止。

澤是兌。 古時候,兌通“悅”。當人們來到池塘邊,看到美麗的景色,心情都會很愉悅。所以用兌代表澤。

本來不太容易記憶的卦名,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在壹起後,就變得非常好記了。

曾老師在講座中經常提到“壹陰壹陽之謂道”。這句話來自於《易經?系辭上》,“壹陰壹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後面壹句不正是我們經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麽?現在終於知道它的出處了。

陰陽的概念是《易經》最基本的概念,即萬物都有陰陽的變化。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而陰陽合在壹起叫做“道”。在我們生活中,太陽是陽,月亮是陰;白天是陽,夜晚是陰;手心是陽,手背是陰;奇數是陽,偶數是陰;......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陰陽是相對的、變動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們看到陰面,壹定要想到還有陽面;看到陽面也壹定要想到還有陰面。

學了《易經》,了解了陰陽互相轉換的道理,我們就更能去思考那些看不見的部分,不再那麽執著於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和壹已的想法了。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太極”的概念是孔子提出來的。“太”裏包括“大”和代表“小”的那壹點。“太極”就是指極大和極小,大可以大到無邊的宇宙,小則小到不能再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兩儀就是指“陰陽”。四象是兩儀排列組合出來的,然後四象再組合出八卦。

什麽是“道”?“道”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 告訴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是看是否合乎自然。

中國是從農業社會發展起來的,所以早先的人們都必須遵循自然來讓農作物生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就是農業社會的人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自然規律。我們常說的“靠天吃飯”,也就是這個道理。遵循“道”就是遵循“自然”,遵循“自然”就是遵循“道”。

而今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那個完全看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了,以前遵循“道”相對簡單,現在遵循“道”變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已經做不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壹部智能手機就足以打亂我們身體應遵循的自然規律,更不用說其他的飯局、酒局、卡拉OK、宵夜......。

我覺得“道”最有意思的壹點就是,沒有好壞。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妳走妳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盜亦有道”......可見我們所行、所言、所思都在“道”中。小人有小人的道,君子有君子的道。世間的“道”有千千萬萬,每個人並不需要走壹樣的道,但是不論走哪壹條道,都要遵循自然,這條道才能走得好,走得順暢。有不少人不遵循自然,做了違背自然的事,這其實也是壹條道,只不過這條道將把人帶到壹個並不美好的結局,人最終是要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這也是曾老師不停提出來的觀念,也就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所以天道是什麽都不會說的,就看妳自己作不作。

“道”無關乎好壞,那麽如果我們想走出壹條好道,應該怎麽做呢?第壹,就是要遵循自然。第二,就是要修“德”。所以老子作了《道德經》來告訴後人,如果想要走好“道”,就要靠“德”。

《易經》的“易”是變化的意思。但因為《易經》所描述的是陰陽轉換的概念,所以“變”中壹定有“不變”的部分,而“不變”中也壹定有“變”的部分。比如我們對壹個人好,好是不變的部分,而好的方式多種多樣,這是可變的部分。曾老師經常說,“我們要站在不變的立場來變,才不會亂變。”

持經達變,也是壹樣意思。我們有不少人認為,壹個正直的人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應該壹致才對,但是當我們懂了變的道理,我們就知道,只要本心不變,表面上糊塗壹點兒又怎麽樣呢?只要本心不變,需要在表面上和別人爭出輸贏嗎?

對於變,曾老師提出了三個原則:第壹個原則是權不離經。意思是說不管怎麽變,都有壹個原則,不能沒有原則的亂變。第二個原則是權不損人。意思是說所有的權變不可以損害別人。第三個原則是權不多用。意思是不能變得太多,壹旦找到壹個合理的規矩,就好好遵守,不能過於求新求變。不然很難讓他人建立信任感。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兇。”現代很多人就是原則和根本都還沒有確立,就不停求新求變,不停作,最後的結果就是“兇”。

《易經》有六十四個卦,每壹個卦都有六個爻。爻分為陰爻和陽爻,在不同的情況下,二者可以相互轉換。為什麽有六個爻?因為我們可以把每壹件事分成六個階段,每壹個爻就代表壹個階段,而從壹個階段到下壹個階段都需要進行調整。不同位置的爻代表了妳的身份地位和環境變化。而卦就代表整個大環境。

以上是曾老師整理出孔子這壹生的卦,每壹爻都是壹個階段。卦的爻是從下往上讀的。有些人的壹生可能都走不完壹個卦。

六十四卦,每壹個卦都有自己的名稱,每壹個卦中的每壹個爻也都有相應的解釋。如果自己拿起《易經》就看的話,現在的人應該很難看得懂。曾老師的另外壹個系列的書《易經的智慧》就為我們詳細解讀了每壹個卦和卦裏的每壹個爻的含義,及今天的我們如何用現代的思維去理解。在《易經的奧秘》這壹本書裏,曾老師主要為我們解讀了兩個卦,乾卦和坤卦。乾坤兩卦被稱作“易”之門,就是說它們是進入《易經》的兩道大門。壹個是全陽卦,壹個是全陰卦。我們的人生壹般都是陽中帶陰,陰中含陽,基本不會出現全陽或全陰,但是正是這兩個純陽卦和純陰卦之間的陰陽交流轉換才產生了其他的六十二個卦,所以要首先學習這兩個卦。

荀子說:“善《易》者不蔔。”意思是說真正擅長《易經》的人壹般是不用它來占蔔的。因為當壹個人明白了《易經》要教我們的道理,占與不占已經不重要了。

《易經的奧秘》這本書就像進入《易經》的導引手冊,在正式學習《易經》之前,讀壹讀可以了解《易經》的基本思路。《易經》博大精深,壹輩子都學不完。